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命题预测试卷(2)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6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前命题预测试卷(2),本试卷总分100分,共有4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计算分析题
  • 综合题
试卷预览
1

某公司本年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料如下: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金额单位:万元

净经营资产

上年末

本年末

净负债及股东权益

上年末

本年末

经营资产

2800

3500

金融负债

1150

1500

经营负债

600

800

金融资产

250

300

 

 

 

净负债

900

1200

 

 

 

股东权益

1300

1500

净经营资产合计

2200

2700

净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2200

2700

管理用利润表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上年金额

本年金额

经营活动:

 

 

一、销售收入

3000

4000

减:销售成本

2600

3500

二、毛利

400

500

减:营业税金及附加

30

30

销售费用

20

20

管理费用

40

50

三、主营业务利润

3lO

400

加:其他营业利润

40

50

四、税前营业利润

350

450

加:营业外收支净额

50

150

五、税前经营利润

400

600

减:经营利润所得税

112

180

六、税后经营净利润

288

420

项目

上年金额

本年金额

金融活动:

 

 

一、税前利息费用

100

100

利息费用减少所得税

28

30

二、税后利息费用

72

70

税后净利润合计

216

350

备注:平均所得税率

28.00%

30.00%

已知该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l0%,股利分配实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为30%。

要求:

(1)计算该企业本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

(2)如果该企业下年不增发新股且保持本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计算该企业下年的销售增长额。

(3)计算本年的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和杠杆贡献率(时点指标用年末数)。

(4)已知上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分别是13.091%、8%、0.692,用因素分析法依次分析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变动对本年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5)如果明年净财务杠杆不能提高了,请指出提高权益净利率和杠杆贡献率的有效途径。

(6)在不改变经营差异率的情况下,明年想通过增加借款投入生产经营的方法提高权益净利率,请您分析一下是否可行。

1

C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目前的信用政策为“2/15,n/30”,占销售额60%的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满后10天(平均数)收回。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如果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平均每件存货的变动成本为50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0元。平均每件存货的变动成本为2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平均库存量为销售量的20%,平均应付账款为存货平均占用资金的30%。

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5/10,n/20”,预计不会影响坏账损失、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每件存货的平均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200万元。与此同时,享受折扣的比例将上升至销售额的70%;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5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50%可以在信用期满后20天(平均数)收回。这些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固定成本总额为130万元,平均库存量为销售量的25%,平均应付账款为存货平均占用资金的40%。

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2%。要求:

(1)假设公司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和平均应付账款的应计利息(一年按360天计算,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

(2)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和平均应付账款的应计利息。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净额,并据此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1

某公司A和B两个部门,公司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1%。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项目

A部门

B部门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108000

90000

所得税(税率25%)

27000

22500

部门税后经营利润

81000

67500

平均经营资产

900000

6000000

平均经营负债

50000

40000

平均净经营资产

850000

560000

要求:

(1)计算A、B两个部门的投资报酬率。

(2)B部门经理面临一个投资报酬率为13%的投资机会,投资额100000元(其中净经营资产70000元),每年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为13000元。如果该公司采用投资报酬率作为业绩评价标准,B部门经理是否会接受该项投资?该投资对整个企业是否有利?

(3)假设B部门有一项资产价值50000元(其中净经营资产40000元),每年税前获利6500元,投资报酬率为13%,如果该公司采用投资报酬率作为业绩评价标准,并且B部门可以放弃该资产,B部门经理是否会放弃该资产?从公司角度看,B部门经理的行为是否有利?

(4)假设A部门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0%,B部门风险较大,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2%,计算两部门的剩余收益。

(5)如果采用剩余收益作为部门业绩评价标准,B部门经理是否会接受前述投资机会?

(6)如果采用剩余收益作为部门业绩评价标准,B部门经理是否会放弃前述的资产?

(7)假设所得税税率为30%,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为9%,并假设没有需要调整的项目,

计算A、B两部门的经济增加值。

(8)如果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部门业绩评价标准,B部门经理是否接受前述投资项目?

(9)如果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部门业绩评价标准,B部门经理是否放弃前述的一项资产?

1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适用于(  )。

  • A.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 B.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 D.生产线是按流水线组织的,管理上不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5

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整体能够具有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投资人带来现金流量
  • B.经济价值是指一项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
  • C.一项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通常用该项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计量
  • D.现时市场价值一定是公平的
5

下列各项差异中,属于数量差异的有(  )。

  • A.工资率差异
  • B.人工效率差异
  • C.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