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13年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建筑材料,价款为475万元,约定由某建筑公司于2013年3月2日向甲公司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合格后的次日付款。
2013年3月2日,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建筑公司没有按期向甲公司交货,经过协商,建筑公司于2013年3月18日向甲公司交付了货物,甲公司当天验收,质量符合合同标准,但由于甲公司财务问题于次日不能付款,经过协商,乙公司同意将付款期限延长至2013年5月1日,但需要甲公司提供相应的全额担保。甲公司以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提供抵押,该厂房评估价值为2000万元。经查,该厂房已经被甲公司为向当地工商银行贷款而提供了抵押担保,甲公司与工商银行和乙公司的厂房抵押情况如下:
签订抵押合同
办理抵押登记
担保金额
债权期限届满日
乙公司
2013年3月20日
2013年3月22日
475万元
20i3年5月1日
工商银行
2012年5月2日
2012年6月i日
1000万元
2013年5月1日
2013年5月1日,甲公司不能清偿乙公司和工商银行的债务,经协商,将甲企业的厂房变卖,所得价款为1256万元。
2013年6月1日,甲公司为弥补流动资金不足,向中国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借款期限为6个月,由于资金使用量不确定,因此以自己所属的一幢办公楼提供最高额抵押,办公楼评估价值800万元,双方约定担保的最高债权额为500万元,债权确定时间为10月1日。此后甲公司借入的贷款情况如下:
(1)6月1日借入100万元;
(2)8月12日借入300万元;
(3)9月10日借入300万元。
10月1日时,甲公司只清偿了6月1日借人的100万元,剩余贷款本金及利息613万元无法清偿,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将甲公司的办公楼拍卖用于清偿,拍卖价款为750万元。中国银行要求其全部的债权应得到优先清偿。
甲公司终因经营管理不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由公司的债权人乙公司于2013年12月12日向甲公司所在地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法院于12月15日通知甲公司,甲公司对此无异议。人民法院于12月23日裁定受理该破产申请,同时指定B律师事务所作为管理人。管理人对甲公司的财产和债务情况整理如下。
(1)甲公司全部资产变现价值包括:
①用于对建设银行400万元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的商品价值366万元;
②上述办公楼优先清偿中国银行贷款后的剩余部分;
③用于对所欠A公司贷款70万元抵押担保的设备价值55万元;
④一套加工设备价值500万元;
⑤丙公司支付的货款300万元。
(2)甲公司债务包括:
①以上欠付乙公司的货款和中国银行的贷款;
②以上欠付A公司的全部货款和建设银行的全部贷款;
③欠农业银行信用贷款700万元;
④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共470万元;
⑤欠交税款220万元;
⑥管理人在破产受理后解除甲公司与丁公司的合同,给丁公司造成损失230万元。
(3)除上述债务外,还发生诉讼费80万元、管理人员报酬60万元、注册会计师清算费用50万元、评估费20万元、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职工工资28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双方约定由某建筑公司向甲交付货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建筑公司没有按期交货,甲公司可以要求谁承担违约责任?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与乙公司和工商银行签订的抵押合同在何时生效?并说明理由。
(4)工商银行和乙公司的抵押权何时设立?并说明理由。
(5)如何用拍卖价款清偿工商银行和乙公司的贷款?并说明理由。工商银行和乙公司各自可以从拍卖价款中获得多少清偿额?
(6)中国银行的债权清偿请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7)甲公司的破产申请人、管理人的产生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8)哪些属于破产费用?哪些属于共益债务?
- 1
-
A、B、C、D等20人拟共同出资设立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股东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在公司章程中,对董事任期、监事会组成、股权转让规则等事项作了如下规定:
(1)甲公司董事任期为4年;
(2)甲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为7人,其中包括2名职工代表;
(3)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必须经其他股东2/3以上同意。
2010年1月,甲公司准备从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上年末甲公司的实收资本为800万元,账面净资产为1200万元,股东人数仍为20人,按照董事会拟订的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有限责任公司的账面净资产1200万元,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折合的实收股本为960万元,20名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了发起人协议,并修改了公司章程,当月经过股东会的讨论通过,甲公司形式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时甲公司最大的四位股东A、B、C、D的持股情况如下:
随后,甲公司于2010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该次会议召开情况及讨论决议事项如下:股东
性质
持股比例
A股东
法人股东
46%
B股东
法人股东
13%
C股东
自然人股东
11%
D股东
自然人股东
8%
其他小股东
自然人
22%
(I)甲公司董事会的7名董事中有6名出席该次会议。其中,董事谢某因病不能出席会议,电话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2)甲公司与乙公司有业务竞争关系,但甲公司总经理胡某于2007年下半年擅自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损害甲公司的利益,故董事会作出如下决定:解聘公司总经理胡某;将胡某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收归甲公司所有。
截至2012年5月,甲公司股本总额、股东结构和持股比例没有任何变化,由于上一年度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准备增资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依照董事会制定的融资计划,甲公司以专门投资本行业机构投资者作为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共15000万元,暂定的投资机构共30家,同时本公司股东A认购了其中的3000万股,每家投资机构均认购400万股,当年股票发行成功,30家投资机构和A股东均依法认购了全部股份,公司股本总额和注册资本变更为15960万元。
甲公司自2013年1月开始,2012年以前除A股东之外的老股东陆续将自己的股份非公开对外转让,其中,B股东将自己持有的部分股份转让给8位投资人;C股东将自己全部股份分别转让给15位投资人,D股东将自己部分股份分别转让给了5位投资人。除此之外的其他小股东受此影响也频繁转让股份,使得原有小股东和新小股东数量猛增,达到了139人。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章程中关于董事任期的规定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2)公司章程中关于监事会职工代表人数的规定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公司章程中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4)董事谢某电话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并行使表决权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5)董事会作出解聘甲公司总经理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6)董事会作出将胡某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收归甲公司所有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7)甲公司2010年转为股份有限公司后的实收股本总额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8)甲公司2013年开始股东转让股份的最终结果情况是否需要向中国证监会进行核准并定性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