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过错责任原则;
- B.无过错责任原则;
- C.行为违法原则;
- D.公平责任原则
- 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 B.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 C.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 D.必须具有共同过失
- A.诉讼参加人;
- B.证人;
- C.鉴定人;
- D.翻译人员
- A.动产;
- B.不动产;
- C.债权;
- D.知识产权
- A.甲存入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而获得的利息收入500元
- B.乙向保险公司投保获得的保险赔款200元
- C.丙因工负伤获得的抚恤金3000元
- D.丁获得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教育奖金5000元
- A.具有社会危害性;
- B.具有刑事违法性;
- C.应受刑罚处罚性;
- D.制裁方法的严厉性
- A.实施了损害行为;
- B.有损害结果、
- C.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 D.行为人有过错
- A.法律
- B.宗教规范
- C.道德规范
- D.劳动法
- A.诺成法律行为;
- B.实践法律行为;
- C.有偿法律行为;
- D.无偿法律行为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B.外贸制度
- C.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 D.各级人民检察院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