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8)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66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34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8):本套试卷总分:100分;共有5大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案例分析题
  • 综合分析题
试卷预览
5

第 54 题 下列市场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有(  )。

  • A.商品市场
  • B.劳动力市场
  • C.金融市场
  • D.技术、信息市场
5

第 55 题 资本市场的特点包括(  )。

  • A.收益性
  • B.风险性
  • C.流通性
  • D.虚拟性
5

第 53 题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  )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A.调整经济结构
  •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经济的宏观调控
  •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

第 52 题 第二段『]处准确的措辞是(  )。

  • A.经济手段
  • B.法律手段
  • C.行政手段
  • D.政治手段
5

根据材料,回答 51~55 题: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形成[]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中央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大意义。

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沿着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目前,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已经实现了由国家计划配置管理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政府直接掌握的投资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左右。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实行指导价,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主要运用[] ,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政策目标。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需要不断增强对宏观经济的驾驭和调控能力。形成现代市场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形成和传递各类要素的价格信号,合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要素稀缺程度,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增强市场灵敏度,确保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第 51 题 第一段[]处正确的表述是(  )。

  • A.公开、公平、竞争、有序
  •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 C.公开、自律、有效、统一
  • D.统一、开放、竞争、有效
5

第 49 题 对受害人赔偿后,赔偿义务人(  )。

  • A.不得向任某追偿
  • B.可以要求王某承担部分费用
  • C.应当向任某追偿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 D.可以要求任某和王某共同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