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7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5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5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 1.单项选择题
  • 2.多项选择题
  • 3.判断题
  • 4.案例分析题
  • 5.公文改错题
  • 6.论述题
试卷预览
1

材料1

(某) 市消费者协会大力整治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建筑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的行为。在3·15前夕,市、区消协还有城区查获了假稻种300公斤,铝型材11吨及食品、烟酒等假冒伪劣产品,价值26万元。从去年消费者投诉来看,消费者对商家服务总体上还不满意。投诉主要集中在家电和机械方面。如手机、太阳能热水器、汽车等价值较高的商品,特别是手机质量部问题一直令人担忧;服务类投诉成为去年投诉热点,全市受理82件,占总投诉量的二成以下。

 材料2

安徽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张芳军表示,从去年5月以来,阜阳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的严重营养不良综合症患病婴儿共有171位,其中死亡13人,病死率高达7.6%。在现代社会中,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死亡率了。据阜阳市消协提供的资料显示,从去年至今,阜阳市共受理19起受害婴儿投诉案件,现在已经赔偿8.12万元,其中对 2名死亡患儿分别赔偿了10400元、12000元。

摘自《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周刊》2004年4月28日

 材料3

信用既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不论在任何社会里,信用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个诚信重诺的民族,世代奉行着“人无信而不立”、“一言重九鼎,泰山反为轻”的警世格言。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形成了良好的信用关系,培育了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纯朴浑厚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历史充分证明,信用是立身之本,是立国之基。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谁不把信用当回事,谁就必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翻船。

摘自《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周刊》2004年8月21日

说明材料1和材料2所反映的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1

如果××区教育局把××学校《关于要求增加编制的请示》转给区编制部门,最恰当的做法是(  )。

  • A.将××学校的请示上注明本部门意见,转交区编制部门
  • B.将××学校的请示直接转交区编制部门
  • C.将××学校的请示退回,让该校直接送区编制部门
  • D.为××学校的请示加一个文件头,写上本部门意见,转发给区编制部门
5

如果××区教育局单独就××学校《关手办学规划和专业设置的请示》写一份批复,标题的正确写法是(  )。

  • A.××区教育局关于××学校《关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请示》的批复
  • B.××区教育局关于××学校关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请示的批复
  • C.××区教育局关于××学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批复
  • D.××区教育局关于××学校办学规划和专业设置的请示的批复
5

下列修改最有必要的是(  )。

  • A.将发文字号移至标题正下方
  • B.删除文中“基本上”
  • C.将文中的“你校”改为“贵校”
  • D.将“现经我局认真研究,作出如下批复”改为“现批复如下”
5

下列修改最无必要的是(  )。

  • A.将“八十名”改为“80名”
  • B.将“学制三年”改为“学制3年”
  • C.将“一千名”改为“1000名”
  • D.在“一千名”后面加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