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规律客观性原理——忽视生态平衡规律,造成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 B.普遍联系原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需要,促进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
- D.自然客观性原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A.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 B.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 C.在制定实施国家有关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以及各方面相关政策过程中,要体现节能减排要求
- D.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淘汰、关闭高耗能、高排放企业
- A.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 B.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实施
- C.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 D.坚持建管并重,深化改革
- A.节约资源
- B.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C.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 D.加强国际合作
- A.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 B.世界生态安全大会是由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发起并主办的国际型生态安全会议,每三年召开一届
- C.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秘书处工作事务机构总部设在北京,以“推动全球绿色能力建设、维护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 D.《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 A.甲村村委会
- B.甲村村民会议
- C.甲村所在乡的乡人民政府
- D.甲村所在县的县国土资源局
- A.5
- B.7
- C.10
- D.15
- A.李某的承包行为,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 B.李某的承包行为,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 C.李某的承包行为,必须经村民会议1/2以上成员或者1/2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 D.李某的承包行为,必须经村民会议1/2以上成员或者1/2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 A.10
- B.20
- C.30
- D.40
- A.行政指导
- B.行政处罚
- C.行政强制
- D.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