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类模拟试卷1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5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1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 1.单项选择题
  • 2.多项选择题
  • 3.判断题
  • 4.案例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近年来,一些地方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逐步升级,从最初的造假,发展到前几年的走私,再发展到近一两年的骗税,出现所谓“骗税经济”。有些地方还流传这样的说法:“务农的不如做工的,做工的不如经商的,经商的不如借钱的,借钱的不如不还的。”据G省工商银行调查,受“三角债”的影响,H市商业批发企业现在没有一户能够正常经营。一些地方和行业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出现了从以合同、信“用为特征的现代交易方式向以货易货、钱货交易等传统交易方式倒退的现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合同交易方式只占全部经济活动交易量的30%,且合同履约率不足50%,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效率与质量。据专家估计,我国由于企业间信用不高乃至失信,每年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6000亿元人民币。在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至少为10%至20%。某报对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信用缺失问题摘登了如下观点:一是政策反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策朝令夕改,缺乏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不但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也给政府信誉造成长远损害;二是浮夸造作。“掺水数字”屡禁不止,“面子工程”大行其道,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三是政令不通。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上级的政策不执行,对群众的承诺不兑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政府运转效率低下。

对当前信用缺失的原因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