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前冲刺预测试卷(9)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46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66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本套试卷总分:150分;共有2大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 单项选择题
  • 非选择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 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长的;他是从日本留学 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 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 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 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 等待人的人。丁玲十 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 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辛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哿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6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10分) 

5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下列错误的是(  )。

  • A.海南岛
  • B.云南南部
  • C.雷州半岛
  • D.南岭及其以南地区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

  •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5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

  • A.主权归属不同
  • B.政治制度不同
  • C.外交政策不同
  • D.经济政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