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制剂的需要
- 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
- C.有利于新鲜药材的干燥与贮存
- D.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 E.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
- A.降低毒性成分含量
- B.除去毒性成分
- C.使毒性成分发生转化
- D.辅料去毒
- E.配伍去毒
- A.聚乙二醇
- B.二甲基硅油
- C.羊毛脂
- D.凡士林
- E.液体石蜡
- A.原药材
- B.药剂辅料
- C.制药设备
- D.包装材料
- E.操作人员
- A.D值指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 B.生物F0值可认为是以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 C.D值即为降低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至原来的1/10所需的时间
- D.Z值系指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 E.F0值系指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l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下2值为l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分钟)
- A.颗粒剂可分为可溶性颗粒、混悬颗粒和泡腾颗粒
- B.水溶颗粒处方饮片应全部提取
- C.混悬颗粒含有部分饮片细粉
- D.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量不得超过9.0%
- E.泡腾颗粒加水(15~25℃)后10分钟内颗粒应完全分散或溶解
- A.酒剂
- B.酊剂
- C.合剂
- D.糖浆剂
- E.煎膏剂
- A.丸剂
- B.注射剂
- C.气雾剂
- D.舌下片
- E.膏药
- A.引药上行,增强药物活血通络作用
- B.引药人肝,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
- C.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 D.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 E.协同疗效,增强药物润肺止咳作用 酒炙法的主要炮制目的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