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矩形
- B.椭圆形
- C.圆形
- D.卵形
- E.马蹄形
- A.停止下沉
- B.不再冒气泡
- C.泛出水泥浆
- D.不离析
- E.与模板齐平
- A.水泥剂量一般不宜超过6%
- B.压实厚度超过200mm时,可选用12~15t三轮压路机
- C.可以采用薄层贴补、厚层切削办法找平
- D.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
- E.无论厂拌还是路拌,均应严格控制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
- A.土体稳定性好的场合取高值
- B.地层变形要求小的场合取低值
- C.土体稳定性好的场合取低值
- D.土体稳定性差的场合取低值
- E.地层变形要求小的场合取高值
- A.中洞法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较易控制
- B.侧洞法两侧洞施工时,中洞上方土体受多次扰动,中洞施工若不谨慎可能坍塌
- C.柱洞法的施工关键是如何确保两侧开挖后初期支护同步作用在顶纵梁上
- D.洞桩法是先挖洞,在洞内施作桩(柱)、梁和顶部结构,然后在其保护下施工
- E.侧洞法施工在处理中洞顶部荷载转移时,相对于中洞法要困难一些
- A.磨耗层
- B.基层
- C.面层上层
- D.垫层
- E.面层下层
- A.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下而上分层开挖
- B.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
- C.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超挖量没有要求,视土层情况而定
- D.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0mm
- E.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 A.阀门
- B.波形管
- C.补偿器
- D.排水器
- E.排气管
- A.位置
- B.标高
- C.支座位置
- D.预拱度
- E.终拧扭矩
- A.混凝土的供给能力
- B.便于组织均衡施工
- C.内部主体结构的布置
- D.贮浆池容量
- E.设计开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