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某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为25个月,其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6-1所示,该计划已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问题】
1.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多少?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哪些施工过程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为什么?
2.当该计划执行7个月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施工过程C和施工过程D已完成,而施工过程E将拖后2个月。此时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是否影响总工期?为什么?
3.如果实际进度确实影响到总工期,为了保证总工期不延长,应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现拟组织施工过程H、I、J、K进行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段及其流水节拍见表6-1。
按照原进度计划中的逻辑关系,组织施工过程H、I、J、K进行流水施工的方案可以有哪些?试比较各方案的流水施工工期,并判断调整后的计划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施工段及其流水节拍/月 施工过程 ① ② ③ H 2 3 2 I 1 2 2 J 2 1 2 K 2 3 1 4.若采用压缩某些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问,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工期不延长。各施工过程的直接费率及最短持续时间见表6-2。
在不改变各施工过程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原进度计划的最优调整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此时直接费将增加多少万元?施工过程
E G H I J K 1 直接费 率/(万
元/月)
—— 10.O 6.O 4.5 3.5 4.0 8.5 最短持 续时
间/月
2 3 5 3 3 4 3
- 1
-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住宅楼小区工程的施工。该工程中一个单体栋号(4号楼)建筑面积为15720m2,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局部十七)层。建筑物占地面积为741.3m2。东西向长80.26m,南北向宽18.76m。基底相对标高为-5.895m,?0.000相对标高为55.15m。在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其中包括《??住宅楼小区4号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在该施工方案中确定了工期计划及机具计划,并确定土方开挖工期8天。施工机具计划见表4-1。
施工步骤及方法说明如下。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反铲挖土机 w-100 1 台 自卸汽车 15T 12 辆 打夯机 蛙式 3 台 铁锹 30 把 手推车 10 辆 1.开挖前应将施工现场地上障碍物和地下有关影响施工的各种管网清除和处理完毕。
2.根据开挖图由测量员撒好开挖上口灰线,测定地表标高,确定开挖深度。采用放坡大开挖法进行施工,按1:1进行放坡。
3.整个基坑呈长方形,先挖第一步表面渣土,第二步用挖土机一次挖至基底标高上30cm,再人工清土至基底标高,基底须清理平整。清理时由测量人员钉木桩,拉通线检查槽底平面尺寸和标高。
4.按公司文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对基坑上口边缘设1.2m高防护栏杆,栏杆内挂密目网。5.进行第二步土方开挖时,马道留在基坑西南角,宽4m,坡度宜缓,满足运土车爬坡要求。从西向东进行土方施工。
6.基坑全部开挖后,应尽快进行垫层施工,尽量避免扰动基底。
7.基坑四周安全范围内无建筑物,故对边坡不加支撑,边坡上方也不得堆放土方和材料。
8.为防止现场和道路起尘污染环境,每班配备专用的水管在现场洒水。
施工顺序: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机械挖土顺序为由西向东开挖,机械挖土为防止挖掘过程中扰动原土,坑底预留30cm左右用人工挖土至设计标高。
2.施工分层,根据基槽开挖深度、土质、水位等情况确定分两层开挖,第一层为从自然地平至-3.Om,第二层为-3.Om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在土方开挖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的项目和生产负责人共赴现场,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进行了基坑验槽。在基坑验槽过程中,各方对基坑的各个重点位置进行了重点观察,未发现异常。最终,此次基坑经验槽合格通过。当该栋号施工至地上三层时,施工单位又进行了土方回填的工作。
【问题】
1.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2.材料中所述的基坑验槽工作有何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该施工单位进行土方回填工作时应当把握哪些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监理工程师对钢筋工程中钢筋电焊焊接的质量预控措施?
- 1
-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某施工单位为中标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个月。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及其支付的条款如下。
(1)分项工程清单中含有两个分项工程,工程量分别为甲项4500m3、乙项310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20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12.93元/m3,乙项综合单价的单价分析见表5-1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超出10%时,应调整单价,超出部分的单价调整系数为0.9;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对该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调整单价,单价调整系数为1.1。
(2)措施项目清单共有7个项目,其中环境保护等3项措施费用4.5万元,这3项措施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价为基数进行结算。剩余的4项措施费用共计16万元,一次性包死,不得调价。全部措施项目费在开工后的第1个月末和第2月末按措施项目清单中的数额分两次平均支付,环境保护措施等3项费用调整部分在最后一个月结清,多退少补。
(3)其他项目清单中只包括招标人预留金5万元,实际施工中用于处理变更洽商,最后一个月结算。
(4)规费综合费率为4.89%,其取费基数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税金的税率为3.47%。
(5)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款的10%,在开工前支付,开工后的前两个月平均扣除。
(6)该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金为签约合同价款的3%,自第1个月起,从承包商的进度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合同工期内,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5-2。
人工费 0.54 材料费 0 反铲挖掘机 1.83 直接费 履带式推土机 1.39 10.89 机械费 轮式卡装机 1.50 自卸卡车 5.63 费率/% 12 管理费 金额 1.31 利润率/% 6 利润 金额 0.73 综合单价 12.93 【问题】
1.该工程签约时的合同价款是多少万元?
2.该工程的预付款是多少万元?
3.该工程质量保证金是多少万元?
4.各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是多少万元?并对计算过程做必要的说明。
5.各月需支付的措施项目费是多少万元?
6.承包商第1个月应得的进度款是多少万元?
- 1
-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3)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投标申请人;
(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
(6)召开投标预备会;
(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8)建立评标组织,制订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10)组织评标;
(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
(12)决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问题】
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2.该工程共有七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
(1)其中一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
(2)其中一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
(3)开标人发现剩余的五家投标人中,有一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假设该工程有效标书经评标专家的评审,其中A、B、C三家投标单位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见表3-1。
若基准折现率为10%,且已知A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72.40万元;B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69.93万元,试计算C案寿命期年费用,并利用年费用指标对三个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建设期费用支出/万元 项目运营 工程报废 投标方案 第1年末 第2年末 项目运营 期/年
期的年运 营成本/万元
时的残值 回收/万元 A 250 240 15 25 10 B 300 330 20 10 20 C 240 240 15 15 20 4.建设单位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角度考虑,倾向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具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