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案例分析》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2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3次
  • 作答时间:180分钟
试卷简介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案例分析》,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8大案例分析题,考生可选6道案例分析题进行考试。

  • 案例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煤矿验收

某井工煤矿于2011年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建设规模为3.00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图布置有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等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40.0hm2。矿井井田面积1800hm2。矿井开采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为10年。

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台20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6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排矸场库容45.0×104m3,配套建设拦挡坝、截排水设施。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保护煤柱。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建设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保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试生产期间矿井与选煤厂产能达到2.20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量分别达到480m3/d、8000m3/d,3台20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挡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2010年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

环评批复后,与本项目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问题:

1、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

2、确定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

3、在本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中,应如何执行验收标准。

4、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还需补充哪些工作。

5、判读试生产运行工况是否满足验收工况要求,并说明理由。

1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饮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饮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评价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饮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一下河段水质为IV类。

(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求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1

铜矿开采

某拟建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黄铜矿。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平均降雨量1800mm,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岩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

拟定的矿山开发方案如下:

1、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000t/d。

2、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hm2,坑底标高-192m,坑口标高72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

3、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浆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

4、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hm2,总库容1400×104m3,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5、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hm2,总库容3131×104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

问题:

1、指出影响采坑废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产生量的具体措施。

2、给出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

3、针对尾矿库输送环节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布设要求。

1

汽车制造

某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拟在A市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10万辆乘用车整车制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发动机(含机加工、装配)五大生产车间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涂装车间前处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工件→脱脂槽→水洗槽1→磷化槽→水洗槽2→水洗槽3。脱脂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磷化剂为锌镍系磷化剂。脱脂槽配置油水分离装置,磷化槽有沉渣产生。各槽定期清洗或更换槽液。

面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喷漆→晾干→烘干。面漆为溶剂漆,烘干以天然气做燃料。晾干工序的晾干室工艺废气产生量为20000m3/h,初始有机物浓度200mg/m3。采用转轮式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处理废气中的有机物,活性炭纤维有机物吸附效率为90%;采用热空气进行活性炭纤维再生,再生尾气直接燃烧处理,有机物去除率97%。

根据生产废水特性,涂装车间设废水预处理站。各车间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一并送全场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甲河。

拟建厂址位于A市工业园区西北部,占地面积64hm2。该地区年平均风速1.85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厂址西北方向距离商住区约5Km。

工业园区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一年后投入运行。

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问题:

1、给出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2、指出前处理生产线的废水污染源和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3、计算面漆生产线晾干室活性炭再生废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和晾干室有机物去除率。

4、判断工业废水是否可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应从哪些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