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 15m 的设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
1. 测量基准:平面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 测区情况:附近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控制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筑物顶部等处,港口建有无线电发射塔、灯塔等设施。
3. 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 GPS 定位,选择港口附近条件较好的控制点 A 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动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动台播发差分信息。测量开始前收集了 A 点高程 hA 和在 1980 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A, yA),以及 A点基于 1980 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异常值ζ A。另外还收集了 4 个均匀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控制点,同时具有 1980 西安坐标系和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得到 A 点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 BA, LA, HA)。
4. 验潮:在岸边设立水尺进行验潮,水尺零点在深度基准面下 1m 处。
5. 测深:在测量船上安装单波束测深仪,经测试,测深仪总改正数ΔZ 为 2m。在航道最浅点 B 处,测深仪的瞬时读数为 16.7m,此时验潮站水尺读数为 4.5m。
问题:
1、 简述 A 点作为差分基准台应具备的条件。
2、根据已知点成果资料,本项目最多可以计算得到几个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分别是什么参数?
3、简述将 A 点已知高程 hA转换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高 HA的主要工作步骤。
4、计算航道最浅点 B 处的水深值,并判断航道疏浚是否达到设计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