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下午试卷Ⅰ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75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0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0年下半年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下午试卷Ⅰ:2010年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下午试题(标准答案+解析版) :本试卷总分75分;共有1类型题目
试卷预览
1

试题三(25分)

阅读以下关于某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叙述,回答问题1 至问题 3,将解答或相应的编号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企业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1所示。根据企业要求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构建无阻塞高性能网络的建设原则,该企业网络采用两台S7606万兆骨干路由交换机作为双核心,部门交换机S2924G通过光纤分别与两台核心交换机相连,通过防火墙和边界路由器与Internet相连。S7606之间相连的端口均为Trunk端口,S7606与S2924G之间相连的端口也均为Trunk端口。

 部分PC机IP信息及所属VLAN 如表3-1所示。

 【问题1】(9分)

四台交换机都启用了MSTP生成树模式,其中S7606-1的相关配置如下:

S7606-1 (config)#spanning-tree mst 1 priority 4096 //缺省值是32768

S7606-1 (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S7606-1 (config-mst)#instance 1 vlan 10,12

S7606-1 (config-mst)#instance 2 vlan 9,11

S7606-1 (config-mst)#name region1  

S7606-1 (config-mst)#revision 1         

S7606-2的相关配置如下:

S7606-2 (config)#spanning-tree mst 2 priority 4096 

S7606-2 (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S7606-2 (config-mst)#instance 1 vlan 10,12

S7606-2 (config-mst)#instance 2 vlan 9,11

S7606-2 (config-mst)#name region1

S7606-2 (config-mst)#revision 1   

两台S2924G交换机也配置了相同的实例、域名称和版本修订号。

(1)请问instance 2的生成树的根交换机是哪一台?为什么?

(2)就instance 1而言,交换机S2924G-1的根端口是哪个端口?为什么?

(3)请指出PC1发给PC5的数据包经过的设备路径。

1

阅读以下广域网络整合改造的需求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长江沿线某物流企业 A 与 B 并购后组织机构合并,在此情况下,原有两个单位的信息网络的融合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机构融合前,两个单位各自都有独立的广域网络:A 企业广域网覆盖重庆至上海,共1 个核心节点(武汉长江南岸,100 个用户)、6个二级节点(30个用户)和23 个三级节点(9个用户) ;B企业广域网覆盖重庆至芜湖,共1个核心节点(武汉长江北岸,150个用户)、11个分支核心节点(11个用户,包含 A企业的二级节点)、200 多个扫描接入点(2 个终端)。两个广域网的主要传输通道都基于 A 企业自建的 SDH网络:A 企业广域网一二级节点间是 155MPOS 互联,二三级节点间采用10M MSTP 或2M电路互联, 少数链路为 40M MSTP;B企业广域网核心和分支机构的互联采用30-50M MSTP互联,少数节点采用4 个 2M捆绑的电路连接(注:所有MSTP电路使用仅用于实现二三级节点的点对点连接)。 A企业广域网承载着办公、视频监控、软交换、视频会议、广播控制等业务系统;B 企业广域网承载着办公,视频会议,数十个安全监管业务系统,CCTV、GPS 物流监管等业务系统。 机构融合后,两个广域网再没有独立运行的必要了,因此要将两个广域网合并成一个网络,清理网络资产、简化网络结构(减少二级节点数量)、优化路由,使网络安全、高效、可靠、易维护、易管理。A企业广域网络结构如图 2-1 所示:

【问题1】(10分)

在不增加新设备、新链路的情况下,针对现有物理设备及线路给出整合解决方案的整体思路。要求:

(1)整合后的企业网络采用层次化设计、简化拓扑,实现核心节点、线路 N+1 冗余;

(2)整合后企业网络的二级节点只包括重庆、万州、宜昌、芜湖、南京、上海以及位于武汉郊区的“培训中心”和“武汉分支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