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2011年1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58)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6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中小学教育管理2011年1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58),本试卷共100分。

  • 单项选择题
  • 填空题
  • 名词解释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案例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结合下文中各位校长的谈话,试述中小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因素。

关于办学特色形成因素的讨论

A县教育局组织的一次校长沙龙上,各位校长围绕“办学特色的形成因素”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王校长说:“校长是办学特色的决定因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我国教育史上卓有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伯苓,为‘兴办新式学堂,以复兴祖国’,‘终身办教育,不做官’,为创办特色鲜明的南开中学奋斗了一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南开确立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使爱国、文明、严于律己,追求新事物成为南开学校的特色。”

李校长说:“校长自然重要,但仅仅靠校长就能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吗?我看不是。校长的办学方略必须通过教师群体加以落实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才是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主体。可以说,没有学校教师的才能、品德和团结,任何一所学校都难以形成办学特色,即便暂时形成,也不可能长期维持。”

黄校长说:“王校长和李校长看到的只是‘现实’、‘人’方面的因素。可我在想,除此之外,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还有‘历史’、‘校风’方面的因素。我国抗日时期的西南联大,虽然历时只有八年,但特色鲜明。它的办学成果之所以如此辉煌,正是由于联大继承了原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传统与风气。”

季校长接着说:“黄校长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同时,这又让我想到,除了学校自身的传统与风气之外,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在更大范围内,还受到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时代精神往往成为办学特色的共同追求,并熔印或溶化在学校特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