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7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本试卷为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阅读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胡适的寓言性杂文《差不多先生传》,结合作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原文)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原载1919年《新生活》杂志第2期)

1

梁遇春在《谈“流浪汉”》一文中对流浪汉的诠释是

  • A.任情顺性、万事随缘、毫无心机而又感情热烈
  • B.有创造欲、不受羁绊
  • C.富于幻想、充满乐观
  • D.外形邋遢、精神麻木
  • E.坑蒙拐骗、无拘无束
6

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有

  • A.《潘先生在难中》
  • B.《子夜》
  • C.《山峡中》
  • D.《骆驼祥子》
  • E.《围城》
6

下列属于“九叶派”诗人的有

  • A.穆旦
  • B.戴望舒
  • C.辛笛
  • D.杜运燮
  • E.卞之琳
6

下列均属于小说《围城》中的人物是

  • A.孙柔嘉曾树生方鸿渐苏文纨
  • B.方鸿渐苏文纨汪文宣唐晓芙
  • C.方治国方鸿渐苏文纨曾树生
  • D.孙柔嘉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