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库存商品192000 贷:生产成本192000
- B.借:生产成本192000 贷:库存商品192000
- C.借:库存商品—甲产品126500 —乙产品655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26500 —乙产品65500
- D.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26500 —乙产品655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26500 —乙产品65500
- A.银行存款
- B.主营业务收入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库存商品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年限平均法
- B.工作量法
- C.年数总和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A.公司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可能存在记账差错
- B.可能存在尚未核对出的其他未达账项
- C.银行对公司存款的记账可能存在差错
- D.公司或银行的账簿记录正确无误
- A.8000和1800
- B.16400和20000
- C.1800和8000
- D.2000和16400
- A.149300和162500
- B.162500和149300
- C.158900和155500
- D.155500和158900
- A.20000和16400
- B.1800和8000
- C.16400和20000
- D.8000和1800
- A.账表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证核对
- D.账实核对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生产工人的工资
-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C.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 D.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 A.营业收入
- B.营业外支出
- C.营业外收入
- D.投资收益
- A.年限平均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
- C.工作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预付下季度报刊杂志费6000元
- B.摊销本月负担的杂志费2000元
- C.本月发生房屋租金1000元,尚未支付
- D.支付上月水电费3200元
- A.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C.清查结果报告表
- D.盘点报告表
- A.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
- B.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
- C.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额
- D.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额
- A.购买一批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B.购买一批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
- C.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
- D.接受现金捐赠,款项存入银行
- A.金额是否正确
- B.项目是否齐全
- C.科目是否正确
- D.书写是否规范
- A.数量
- B.种类
- C.单价
- D.金额
- A.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 B.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C.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 D.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将现金存入银行
- C.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 D.以现金预付差旅费
- A.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B.科目汇总表
- C.总分类账
- D.汇总收款凭证
- A.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 B.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果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C.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 D.补充账簿中少记录的金额
- 4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投资收益”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 B.“营业外支出”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 C.“所得税费用”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 D.“营业外收入”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 A.原始凭证
- B.原始凭证汇总表
- C.收款凭证
- D.付款凭证
- A.借:固定资产6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60000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60000 贷:营业外收入60000
- C.借:固定资产48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80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8000 贷:营业外收入48000
- A.费用多计3000元
- B.资产多计3000元
- C.利润总额多计3000元
- D.利润总额少计3000元
- A.库存现金的短缺
- B.存货的盘亏或毁损
- C.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 D.固定资产的清理损失
- A.临时租入的固定资产
- B.接受外单位的捐赠
- C.甲企业为乙企业代管的商品
- D.无形资产
- A.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银行对账单余额项下,应加减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的金额
- B.永续盘存制下不需要进行实地盘点
- C.一笔经济业务导致某一会计要素的金额增加,必然导致另一会计要素等额减少
- D.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 A.账账核对
- B.账证核对
- C.账实核对
- D.证证核对
- A.红字
- B.蓝字
- C.直接涂改
- D.铅笔
- A.3月13日
- B.3月1日
- C.3月15日
- D.3月23日
- A.358000
- B.258000
- C.410000
- D.410000
- A.应收账款
- B.外埠存款
- C.未达账项
- D.应付账款
- A.操作简单易行
- B.账户对应关系清楚
- C.试算平衡简便
- D.设置账户比较灵活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便于对项目的分类和排列
- B.便于项目的填制
- C.便于对报表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 D.便于类别、项目的计算和汇总
- A.实地盘点法
- B.抽查检验法
- C.查询核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营业外支
- D.销售费用
- A.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B.固定资产
- C.其他应收款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62
-
某企业因生产需要9月份共从库存领取半成品A和B各400件(分别计价4000元、6000元),用于生产甲产品。已知半成品总账科目下仅有半成品A和半成品B,计算领用半成品会使得半成品科目借方减少( )元。
- A.10000
- B.4000
- C.6000
- D.2000
- A.租入的固定资产
- B.应收票据
- C.受托加工材料
- D.购入的固定资产
- A.借:管理费用20000 贷:应付利息20000
- B.借:财务费用20000 贷:应付利息20000
- C.借:财务费用2000 贷:应付利息2000
- D.借:财务费用200000 贷:应付利息200000
- A.“预付账款”借方登记预付的款项和补付的款项
- B.“预付账款”借方登记多余而退回的款项
- C.“预付账款”贷方登记收到采购货物时按照发票金额冲销的预付账款
- D.“预付账款”应根据往来单位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 A.应付账款
- B.应收账款
- C.营业外支出
- D.营业外收入
- A.6000
- B.6025
- C.6050
- D.6075
- A.会计凭证的填制
- B.会计凭证的审核
- C.会计凭证的传递
- D.会计凭证的保管
- A.出纳人员
- B.会计人员
- C.经办人员
- D.主管人员
- A.填制单位签章
- B.经济业务内容
- C.有关人员签章
- D.凭证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