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000
- B.50000
- C.红字45000
- D.蓝字45000
- A.32000
- B.23000
- C.红字9000
- D.蓝字9000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任意更正法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银行存款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任意更正法
- A.562500
- B.562200
- C.525000
- D.393750
- A.81875
- B.100800
- C.150400
- D.200000
- A.187500
- B.187400
- C.175000
- D.131250
- A.750000
- B.749600
- C.700000
- D.525000
- A.770000
- B.750000
- C.700000
- D.580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科目
- B.记账方向
- C.记账符号
- D.记账的金额
- A.企业盘点库存现金,发现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库存现金的盘亏
- B.存货盘点,发现存货盘亏,由管理不善造成的
- C.固定资产盘点,发现固定资产盘亏,盘亏的净损失
- D.库存现金盘点,发现库存现金盘点的净收益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生产成本明细账
- C.制造费用明细账
- D.管理费用明细账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应付股利
- D.应付账款
- A.结出有关账户的本期发行额及期末余额
- B.编制试算平衡表
- C.清点库存现金
- D.按照权责发生制对有关账项进行调整
- A.账簿的封面只需注明账簿的名称
- B.账簿的扉页主要用来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
- C.账簿的账页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
- D.账簿的账页格式因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 A.库存现金
- B.管理费用
- C.其他应收款
- D.营业外支出
- A.债权人
- B.企业内部管理层
- C.投资者
- D.国家有关政府部门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B.银行存款总分类账
- C.银行存款日记账
- D.银行对账单
-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对应的记账凭证号数
- D.经办人员的签字或盖章
- A.为生产工人购买劳保用品的支出
- B.职工出差补助
- C.职工市内交通补助
- D.加班加点工资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收入=费用-利润
-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 A.期末余额
- B.期初余额
- C.本期减少额
- D.本期增加额
- A.装卸费
- B.运杂费
- C.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 D.采购机构的经费
- A.该账户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
- B.总账登记详细,便于查账对账
- C.缺点是总账登记的工作量较小
- D.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的企业
- A.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 C.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监督就失去依据
- D.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功能
- A.企业销售商品一批,收到对方开具的转账支票已入账,而银行尚未入账
- B.企业采购商品一批,已开具给对方转账支票,而银行尚未入账
- C.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未通知企业
- D.银行代企业收取服务费,未通知企业
- A.固定资产增加
- B.短期借款增加
- C.应付账款减少
- D.长期投资减少
- A.用途
- B.来源
- C.编制程序
- D.填列方式
- A.货币
- B.实物量
- C.质量
- D.劳动量
-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 B.产品加工完毕,验收入库
- C.购入设备一台,款项未付
- D.以银行存款预付保险费
- A.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200000 应交税费—印花税1200 管理费用850 贷:银行存款1202050
- 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200000 管理费用2050 贷:银行存款1202050
- 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200000 投资收益2050 贷:银行存款1202050
- D.借:短期投资—股票1200000 管理费用2050 贷:银行存款1202050
- A.用途
- B.取得的来源
- C.格式
- D.填制的手续和内容
- A.127万元
- B.17万元
- C.16万元
- D.10万元
- A.以银行存款偿还欠款
- B.结算职工工资
- C.从银行取得借款
- D.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 A.主营业务成本
- B.生产成本
- C.制造费用
- D.其他应收款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成本
- A.在“本月合计”栏上下通栏划单红线
- B.在“本月合计”栏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 C.在“本月合计”栏下面划双红线
- D.在“金额栏”栏内划单红线
- A.偿还长期借款所支付的现金
- B.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 C.吸收投资者投入的现金
- D.偿还应付账款所支付的现金
- A.转字第××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收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A.会计要素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 B.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 C.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 D.收入、成本和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 A.营业收入
- B.营业成本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利润
- A.谨慎性
- B.实质重于形式
- C.可比性
- D.重要性
- A.权责发生制
- B.应收应付制
- C.收付实现制
- D.统收统支制
- A.“本年利润”
- B.“实收资本”
- C.“利润分配”
- D.“应付股利”
- A.总账账户余额
- B.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
- C.明细账的余额计算
- D.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计算
- A.90000
- B.30000
- C.40000
- D.70000
- A.货币资金
- B.应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在建工程
- A.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
- B.总账与所属明细账核对
- C.总账与日记账核对
- D.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核对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重新登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