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5.5
- B.169.5
- C.172.5
- D.164.5
- A.690
- B.342
- C.678
- D.658
- A.营业税
- B.增值税
- C.非公益性捐赠
- D.企业所得税
- A.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
- B.从A公司取得红利收益100万元
- C.依法收取政府性基金200万元
- D.特许权使用费收入160万元
- A.2 000~20 000元
- B.5000~50 000元
- C.3 000~50 000元
- D.5 000~100 000元
- A.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
- B.租金收入140万元
- C.依法收取政府性基金200万元
- D.特许权使用费收入160万元
- A.责令限期改正
- B.罚款3 000~50 000元
- C.给予直接开除的行政处分
-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 A.廉洁自律、客观公正
- B.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 C.坚持准则、提高技能
-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 A.爱岗敬业
- B.强化服务
- C.参与管理
- D.客观公正
- A.2
- B.3
- C.4
- D.5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划线支票
- A.2 000~20 000元
- B.5 000~50 000元
- C.3 000~50 000元
- D.5 000~100 000元
- A.320
- B.800
- C.1 000
- D.1 500
- A.现金支票超出了最高限额
- B.用普通蓝色水笔填写
- C.没有签章
- D.账户余额不足
- A.5日
- B.3日
- C.10日
- D.3日
- A.城南支行、张某、王某
- B.城南支行、王某、张某
- C.张某、城南支行、王某
- D.王某、城南支行、张某
- A.10.149万元
- B.9.86万元
- C.11.874万元
- D.25.16万元
- A.0.475万元
- B.1.345万元
- C.0.295万元
- D.13.9865万元
- A.向供销公司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95万元
- B.向供销公司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7.65万元
- C.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
- D.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82万元
- A.1.7万元
- B.1.452万元
- C.36.7万元
- D.1.7035万元
- A.2.24
- B.1.12
- C.1.63
- D.1.38
- A.购人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B.购入免税农产品准予扣除的增值税额
- C.购人生产所需的配件和包装物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D.企业为职工幼儿园购进一批儿童桌等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A.8.08
- B.7.57
- C.7.96
- D.7.82
- A.10.49
- B.10.2
- C.8.5
- D.9.15
- A.诚实守信
- B.坚持准则
- C.廉洁自律
- D.爱岗敬业
- A.销售甲产品的销售额
- B.转让一项商标权,取得的价款
- C.出租房屋取得租金
- D.销售乙产品的销售额
- A.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 B.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C.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 D.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 A.会计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进行监督检查
- B.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进行监督检查
- C.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进行监督检查
- D.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进行监督检查
- A.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 B.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 C.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
- D.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 A.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 B.有利于树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 C.有利于培养会计从业人员奉献衬:会的信念
- D.有利于会计人员多赚钱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名誉受到伤害的,理当恢复名誉
- B.被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的,应当恢复原有职位
- C.被撤职的,应当恢复原有职务
- D.被降级的,应当恢复原有的级别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增值税专用发票
- B.保险企业的存单
- C.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 D.电信企业的邮票
- A.《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 B.《小企业会计制度》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A.3月31日
- B.6月30日
- C.9月30日
- D.12月31日
- A.会计师
- B.助理会计师
- C.总会计师
- D.高级会计师
- A.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B.资本、基金的增减
- C.对外签订的购销合同
- D.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
- A.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 B.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
- C.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 D.承办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 A.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B.付款人名称
- C.出票日期
- D.付款日期
- A.托收承付
- B.信用卡结算
- C.汇兑
- D.委托收款
- A.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 B.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 C.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
- D.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 A.仅取得发票联的
- B.仅取得抵扣联的
- C.虚开发票额
- D.经税务机关认证相符的
- A.有形资产
- B.无形资产
- C.不动产
- D.有形动产
- A.连续12个月内连续超过180天
- B.连续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
- C.连续12个月内连续超过90天
- D.连续l2个月内累计超过90天
- A.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说明
- B.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 C.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D.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总会计师
- D.内部审计人员
- A.10
- B.7
- C.5
- D.3
- A.0.5
- B.1
- C.2
- D.3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以上三种均可
- A.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率或征收率)
- B.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率或征收率)
- C.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消费税税率)
- D.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消费税税率)
- A.税收滞纳金
- B.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成本
- C.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费用
- D.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损失
- 62
-
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 )天内,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 A.30
- B.60
- C.90
- D.120
- A.客观公正
- B.诚实守信
- C.爱岗敬业
- D.廉洁自律
- A.财务会计报告
- B.会计凭证
- C.会计账簿
- D.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 A.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处2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的罚款
- C.禁止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 D.撤职
- A.两人
- B.三人
- C.三人或三人以上
- D.两人或两人以上
- A.高级会计师
- B.高级审计师
- C.总经济师
- D.总会计师
- A.会计凭证
-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单位营业执照
- A.职业性
- B.实践性
- C.固定性
- D.继承性
- A.《企业会计制度》
- B.《企业会计准则》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A.某网络公司买卖股票收入8万元
- B.某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务取得收入20万元
- C.某修理厂从事汽车修理收入1.2万元
- D.某商场批发、零售商品取得收入3万元
- A.项目完工、离开中国之前15日
- B.项目完工、离开中国之后15日
- C.项目完工之前15日
- D.离开中国之前15日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 B.会计处理方法保持稳定
- C.货币计量与物计量需要
- D.能够分段核算企业得经营成果
- 75
-
专用发票适用于( )。
- A.商品房销售发票
- B.商业零售统一发票
- C.商业批发统一发票
- D.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修改会计凭证
- D.误改会计凭证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 C.开户银行
- D.国家政策性银行
- A.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程序,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百分制考核
- B.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C.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
- D.通过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情况,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记录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A.人民币陆万柒千零玖元壹角贰分整
- B.人民币陆万柒仟零玖元壹角贰分
- C.人民币陆万柒千零零玖元壹角贰分
- D.人民币六万七千零九元一角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