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为932万元
- B.甲公司应纳税额为233万元
- C.甲公司的应纳所得税为204万元
- D.甲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
- A.企业缴纳的税收滞纳金1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
- B.企业缴纳的税收滞纳金可以税前扣除10万元
- C.未经税务部门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 D.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准备金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 A.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为30万元
- B.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为20万元
- C.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为35万元
- D.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为16万元
- A.2400
- B.400
- C.2000
- D.9000
- A.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80万元
- B.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20万元
- C.超过允许税前扣除的部分的业务招待费,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D.超过允许税前扣除的部分的业务招待费,不得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A.金额
- B.收款人名称
- C.付款人名称
- D.出票日期
- A.不符合规定,付款人名称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
- B.不符合规定,应当重新开具票据
- C.符合规定
- D.不符合规定,付款人名称不得更改
- A.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 B.如果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
- C.该出票日期的填写符合规定
- D.该出票日期的填写不符合规定,应当是伍壹月壹拾玖日
- A.月为壹拾
- B.日为壹至玖
- C.日为壹拾、贰拾和叁拾
- D.月为壹、贰
- A.收款人名称
- B.付款人名称
- C.付款地
- D.出票人签章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不按要求登记账簿
- B.根据伪造或者变造的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
- C.对内外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等手段编造虚假的会计账簿
- D.根据虚假的会计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 B.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 C.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 A.为储蓄账户办理转账结算
- B.违反规定为存款人支付现金或办理现金存人
- C.明知或应知是单位资金,而允许以自然人名称开立账户存储
- D.提供虚假开户申请资料欺骗中国人民银行许可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
- A.遵守会计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履行职责
- B.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 C.对委托人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要求应当拒绝
-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解释
- A.竞争性谈判
- B.单一来源采购
- C.询价
- D.邀请招标
- A.书面通知
- B.税收保全措施
- C.暂停营业
- D.强制执行措施
- A.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 B.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 C.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 D.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 A.小规模纳税人
- B.有法定情形的一般纳税人
- C.一般纳税人
- D.只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
- A.表明“托收承付”的字样
- B.托收附寄单证张数或册数
- C.合同名称、号码
- D.收款人签章
- A.第一联是存根联
- B.第二联是记账联
- C.第二联是发票联
- D.第一联是记账联
- A.工资支出
- B.工程采购支出
- C.物品采购支出
- D.服务采购支出
- A.一次课征制度
- B.多次课征制度
- C.单环节课征制度
- D.多环节课征制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A.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 B.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 C.只有自身廉洁自律,才能抵制他人的不法行为
- D.会计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属于自律
- A.发票应当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 B.各省内单位使用的发票,一律在本省内印制
- C.禁止在境外印制发票
- D.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企业印制
- A.就地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
- B.没收作案工具
- C.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企业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
- B.购买原材料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支出
- C.建造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利息支出
- D.购置无形资产期间的利息支出
- A.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账簿的
- B.纳税人虽然设立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 C.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 D.纳税人曾经有偷税、抗税行为的
- A.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 B.请求退还多征税款
- C.提起税务行政诉讼
- D.办理税务登记
- A.一个基本账户
- B.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 C.守法合规原则
- D.存款信息保密原则
- A.基本建设资金
- B.单位银行卡账户
- C.财政预算外资金
- D.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
- A.伍月贰拾
- B.零伍月零贰拾日
- C.零伍月贰拾
- D.伍月零贰拾日
- A.教育性
- B.特殊性
- C.强制性
- D.多样性
- A.个人结算账户
- B.银行结算账户
- C.基本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
- A.增值税专用发票
- B.普通发票
- C.专业发票
- D.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
- A.基金核算
- B.出纳
- C.财产物资核算
- D.商场收费
- A.《会计法》
-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C.《总会计师条例》
-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A.各开户行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B.财政部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C.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D.国务院税务部门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A.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会计资料编制
- B.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 C.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 D.各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上报有关部门前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签字
- A.经审核的会计凭证
- B.各类会计报表为直接依据
- C.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直接依据
- D.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及相关资料
- A.年所得10万元以上的
- B.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 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 D.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 A.30%
- B.20%
- C.10%
- D.15%
- A.取得的原始凭证
- B.编制的记账凭证
- C.经过审核无误、合法的原始凭证
- D.自制的原始凭证
- A.机构所在地
- B.经济活动发生地
- C.开户银行所在地
- D.报关地
- A.开业登记
- B.注销后办理开业登记
- C.变更税务登记
- D.注销登记
- A.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 B.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 C.国家机关
- D.个人
- A.退休金2000元
- B.从事技术咨询,获得咨询费850元
- C.出版专著,获得稿酬8000元
- D.购买家用电器,参加抽奖获得价值300元自行车一辆
- A.费用明细账
- B.收入明细账
- C.固定资产明细账
- D.债权债务明细账
- A.2015年5月20日
- B.2015年5月18日
- C.2015年4月20日
- D.2015年4月18日
- A.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B.会计移交清册
- C.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
- D.银行对账单
- A.现金
- B.普通
- C.划线
- D.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