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0.685
- B.50.678
- C.50.668
- D.51.588
- A.15日
- B.3日
- C.1个月
- D.一个季度
- A.向供销公司购进棉纱线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825
- B.向供销公司购进棉纱线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7.95
- C.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
- D.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91
- A.58.82
- B.49.725
- C.66.045
- D.50.505
- A.爱岗敬业是指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 B.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理万金分文不沾
- C.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 D.参与管理是指间接参加管理活动
- A.参与管理
- B.强化服务
- C.坚持准则
- D.客观公正
- A.客观公正
- B.坚持准则
- C.廉洁自律
- D.诚实守信
- A.参与管理
- B.诚实守信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 B.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 C.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 D.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外在要求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办理支付结算必须按统一的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
- B.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记载事项必须真实,不得变造、伪造
- C.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D.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全面规范,做到数字正确,要素齐全,不错不漏,字迹清楚,防止涂改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划线支票
- A.原材料
- B.设备
- C.服务
- D.建设工程
-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 B.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 C.银行不垫款
- D.付银行利息
- A.时间
- B.编号
- C.内容
- D.金额、记账方向等
- A.行政诉讼
- B.挂失止付
- C.公示催告
- D.普通民事诉讼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11%
- B.13%
- C.6%
- D.3%
- A.库存现金日记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明细账
- D.固定资产卡片账
- A.出票人签章
- B.收款人名称
- C.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D.表明“银行本票”的字样
- A.解散
- B.破产
- C.撤销
- D.暂停营业
- A.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 B.集中采购机构的有关情况
- C.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 D.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 A.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减征30%
- B.稿酬收入适用3%一45%的超额累进税率
- C.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时,应纳税所得额应减除800元
- D.3个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344元
- A.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B.按规定程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 C.妥善保存反映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
- D.按规定接受资格审查,并在资格审查中客观真实地反映自身情况
- A.私营企业
- B.国有企业
- C.国家机关
- D.事业单位
- A.税务机关采用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 B.纳税人认为应纳税额不合理且能提供相关证据的,无需经税务机关认定,纳税人可以调整应纳税额
- C.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税务机关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定额的合理
- D.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时只能选定一种核定方法,并明确告之纳税人
- A.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 B.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 C.自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 D.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 A.会计工作管理组织形式
- B.会计工作管理权限
- C.会计工作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 D.会计核算管理
- A.安心工作,任劳任怨
- B.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 C.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 D.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 A.国务院规定的政府特殊津贴
- B.为科协培训班授课获得的讲课费
- C.撰写科普读物获得的稿酬
- D.所在学校科技公司的红利收入
- A.15%
- B.20%
- C.25%
- D.30%
- A.甲不承担票据责任
- B.乙公司承担票据责任
- C.丙不承担票据责任
- D.丁不承担票据责任
- A.3个工作日后
- B.5个工作日后
- C.10个工作日后
- D.15个工作日后
- A.加工劳务
- B.聘用人员为雇主提供的劳务
- C.金融保险业
- D.修理修配劳务
- A.会计职业道德可以代替会计法律制度
- B.会计法律制度可以代替会计职业道德
- C.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并行不悖
- D.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相互排斥
- A.自公历1月1日起,至次年1月1日止
- B.自公历1月1日起,到6月30日止
- C.自公历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
- D.由各级预算编制部门自行确定
- A.廉洁自律
- B.客观公正
- C.坚持准则
- D.提高技能
- A.群众监督
- B.社会监督
- C.单位内部监督
- D.政府监督
- A.控告、检举
- B.控告、制裁
- C.揭发、罚款
- D.检举、罚款
- A.国债利息收入500元
- B.商场购物中奖所得1000元
- C.稿酬所得3000元
- D.房屋租赁所得2500元
- A.财政部
- B.公安部
- C.国务院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指导功能
- B.评价功能
- C.教化功能
- D.宣传功能
- A.使用权转移5日内
- B.使用权转移当天
- C.使用权转移15日内
- D.使用权转移1个月内
- A.土地增值税
- B.房产税
- C.消费税
- D.车船税
- A.背书日期
- B.付款日期
- C.出票日期
- D.保证日期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3
- B.5
- C.15
- D.25
- A.王某的行为违背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B.王某的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C.王某的行为符合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D.王某的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无关
- A.两家
- B.三家
- C.四家
- D.五家
- A.张会计违反了爱岗敬业、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B.张会计违反了参与管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C.张会计违反了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D.张会计违反了强化服务、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