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内部牵制制度
- B.财务专用章应有专人保管
- C.内部稽核制度
- D.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要的全部印章
- A.一人一岗
- B.一人多岗
- C.多人多岗
- D.一岗多人
- A.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必须及时(一个会计结算期)送交会计机构
- B.不得采用圆珠笔或铅笔登记会计账簿,不得跳行、隔页、刮、挖、擦等随意修改
- C.不得白条抵库
- D.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只有单位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 A.《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 B.《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C.《公司法》
- D.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A.单位负责人
- B.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总会计师
- A.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D.直接开除
- A.单位必须依据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 B.登记会计账簿必须按照记账规则进行
- C.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
- D.实行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A.要素齐全
- B.数字正确
- C.字迹清晰
- D.防止涂改
- A.26210
- B.28430
- C.7890
- D.12340
- A.获得硕士学位
- B.获得学士学位
- C.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 D.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的从事货物批发的纳税人
- B.新开业的个体经营者
- C.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 D.年应税销售额100万元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 A.基本建设资金
- B.更新改造资金
- C.财政预算外资金
- D.信托基金
- A.单位负责人
- B.注册会计师
- C.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移交人
- B.接替人
- C.监交人
- D.存档
- A.重点检查
- B.分类计划检查
- C.集中性检查
- D.专项检查
- A.代扣代缴
- B.查验征收
- C.委托代征
- D.纳税申请
- A.企业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
- B.购买原材料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支出
- C.建造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利息支出
- D.购置无形资产期间的利息支出
- A.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必须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
- C.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 D.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 A.金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B.金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 C.普通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D.普通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 A.固定资产卡片
- B.原始凭证
- C.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D.信贷计划
- A.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 B.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C.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 D.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A.岗位的多少由单位自行决定
- B.符合内部牵制制度
- C.只能一人一岗
- D.定期轮换
- A.《商业银行法》
- B.《票据法》
- C.《支付结算办法》
- D.《保险法》
- A.各级政府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预算组成,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 B.下一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则下一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一级政府的本级预算
- C.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 D.我国地方政府总预算一般只到乡镇一级
- A.承兑仅仅适用于银行本票
- B.承兑不得附有条件
- C.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 D.承兑是指持票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
- A.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 B.存款人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 C.存款人可以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
- D.存款人可以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
- A.汇兑
- B.托收承付
- C.委托收款
- D.信用证
- A.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只征收增值税
- B.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
- C.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起征点时,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 D.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免征额时,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 A.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构申报纳税
- B.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 D.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 A.付款人和收款人都可以签发
- B.双方必须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
- C.没有金额起点但有最高限额
- D.承兑期限最多不超过9个月
- A.在中国境内有纳税担保能力的公民
- B.在中国境内有纳税担保能力的法人
- C.在中国境内有纳税担保能力的企业
- D.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
- A.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
- B.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 C.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
- D.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
- A.责令王某提供纳税担保
- 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查封王某提诉讼
- D.扣押王某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 A.行政单位会计
- B.事业单位会计
- C.国有企业会计
- D.国库会计
- A.汇兑
- B.本票
- C.汇票
- D.支票
- A.国债利息收入
-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D.财政拨款
- A.会计主管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单位负责人
- D.监事会
- A.之日起30日内
- B.次日起30日内
- C.之日起3个月内
- D.次日起3个月内
- A.本票
- B.支票
- C.发票
- D.汇票
- A.2000元至1万元
- B.3000元至1万元
- C.5000元至1万元
- D.1万元以下
- A.完税证明
- B.付款依据
- C.代扣税款证明
- D.代收税款证明
- A.偷税
- B.骗取出口退税
- C.抗税
- D.逃避追缴欠税
- A.流通
- B.使用价值
- C.价值
- D.信用
- A.3
- B.6
- C.9
- D.12
- A.财政部
- B.银监会
- C.国务院
- D.人大常委会
- A.火车票
- B.订货单
- C.电信业务收据
- D.电费收据
- A.大中型企业
- B.事业单位
- C.行政部门
- D.业务主管部门
- A.金融保险业
- B.修理修配业
- C.文化体育业
- D.建筑业
- A.130000元
- B.150000元
- C.170000元
- D.70000元
- A.其他会计人员
- B.单位负责人
- C.主管部门委派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