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预算的编制
- B.预算的审批
- C.预算的执行
- D.预算的调整
- A.资金保护作用
- B.反映监督作用
- C.财力保证作用
- D.调节制约作用
- A.编制本单位预算
- B.决算草案
- C.安排预算支出
- D.接受监督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B.各部门的职权
- C.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 D.各单位的职权
- A.背书时应不记载背书人,被背书人应记载为“C公司”
- B.大华公司出纳的背书记载不符合规定
- C.该记载会导致此票据不连续
- D.该记载会导致付款人拒绝付款
- A.出票10起10日内
- B.出票日起1个月内
- C.到期10起10日内
- D.到期日起1个月内
- A.收款人名称可以授权补记,在出票时未记载的,票据也是有效的
- B.由于“收款人名称”是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因此大华公司开具的支票无效
- C.由于“确定的金额”是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因此大华公司开具的支票无效
- D.确定的金额可以授权补记,在出票时未记载的,票据也是有效的
- A.付款日期
- B.出票地
- C.签发票据的原因
- D.票据项目交易的合同号码
- A.2014年2月14日
- B.2014年3月1日
- C.2014年4月14日
- D.2014年6月14日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母公司代其子公司开具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
- B.甲公司将其未用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转让给乙公司
- C.丙公司将闲置的发票借给丁公司
- D.戊公司将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保存9年后销毁
- A.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的
- B.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 C.变更单位法定代表人
- D.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
- A.提高技能
- B.强化服务
- C.参与管理
- D.奉献社会
- A.向委托单位提出改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议
- B.利用专业知识向委托单位提出逃税建议
- C.向委托单位提出合理降低成本建议
- D.为帮助委托单位负责人完成年度业绩,提出将固定资产折旧和银行借款利息挂账处理的建议
- A.出纳
- B.稽核
- C.单位内部审计
- D.会计机构内部会计档案保管
- A.票据
- B.汇兑
- C.委托收款
- D.托收承付
- A.单式记账凭证
- B.复式记账凭证
- C.原始凭证
- D.记账凭证
- A.更改出票金额的票据
- B.更改出票日期的票据
- C.更改收款人名称的票据
- D.金额中文大写与数字记载不一致的票据
- A.工作一丝不苟
- B.工作尽职尽责
- C.工作精益求精
- D.工作兢兢业业
- A.粮食、食用植物油
- B.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
- C.图书、报纸、杂志
- D.研发和技术服务
- A.调动工作
- B.离职
- C.临时离职
- D.因病不能工作
- A.房屋、建筑物为20年
- B.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 C.飞机、火车、轮船,为10年
- D.电子设备,为4年
- A.单位规模的大小
- B.经济业务和财政收支的繁简
- C.经营管理的要求
- D.社会文化的需要
- A.经营业务已经发生,营业收入已经确认时,才能开具发票,
- B.开具发票应按编号顺序填开,内容真实、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
- C.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以代其他单位开具发票
- D.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应当保存5年
- A.金额
- B.出票日期
- C.出票人签章
- D.收款人名称
- A.一定也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B.可能也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C.可能也不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D.一定不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A.付款人依法支付支票金额的
- B.明知持票人不是真正票据权利人依然支付票据金额的
- C.明知支票的背书以及其他签章属于伪造依然支付票据金额的
- D.付款人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审查票据的
- A.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B.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 C.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 D.热爱会计工作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主管与单位其他会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C.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称考试
-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精通经济政策。
- A.不设账
- B.委托合法机构代理记账
- C.委托会计资格从业人员记账
- D.委托非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记账
- A.直接申报
- B.邮寄申报
- C.数据电文申报
- D.代理申报
- A.提高技能
- B.参与管理
- C.坚持准则
- D.爱岗敬业
- A.所在单位
- B.上级单位
- C.行政监察部门
-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审计部门
- B.财政部门
- C.纪检部门
- D.银行监督管理部门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报表
- D.现金流量表
- A.无形资产
- B.无形不动产
- C.有形不动产
- D.有形动产
- A.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B.企业会计工作规划
- C.地方相关法规
- D.各项具体会计准则
- A.相互补充
- B.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C.相互作用
- D.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 A.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
- B.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
- C.持票人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并不丧失对出票人的追索权
- D.支票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票据无效
-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 B.审查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C.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D.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人事管理部门
- C.财政部门
- D.会计行业组织
- A.10
- B.5
- C.3
- D.1
- A.注明用途
- B.加盖填制单位公章
- C.注明填制的年度
- D.有填制人的签名
- A.5%
- B.10%
- C.15%
- D.20%
- A.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 B.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 C.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 D.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应当明确<span></span>
- A.账实相符
- B.账证相符
- C.账表相符
- D.账账相符
- A.在微处、小处自律
- B.积小善成大德
- C.从小事着手,日积月累
- D.自我反思,自我解剖
- A.2014年5月20日
- B.2014年5月18日
- C.2014年4月20日
- D.2014年4月18日
- A.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B.移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 C.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
- D.给予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改变法定代表人
- B.改变名称
- C.改变经济性质或类型
- D.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