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普通卡
- B.附属卡
- C.贷记卡
- D.准贷记卡
- A.3月16目,公司持卡购买一台价值12万元的设备
- B.3月21日,公司将其信用卡转借给其子公司
- C.3月30目,公司从信用卡上支取现金5000元
- D.4月1日,公司结算信用卡,3月共透支15万元(该公司无综合授信额度)
- A.同一持卡人单笔透支发生额,个人卡不得超过2万元
- B.贷记卡的首月最低还款额不得低于其当月透支余额的3%
- C.信用卡透支利率为目利率
- D.准贷记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
- A.公司可以将资金从基本存款账户中转账存入持有的信用卡
- B.公司持有的信用卡可以交存现金
- C.公司可以将其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持有的信用卡
- D.公司管理人员可以将个人及公司的暂时款项存入其持有的信用卡
- A.4月12目,该公司要求注销自用的信用卡
- B.3月11日,公司一名管理人员的信用卡丢失并于当日挂失,1月12日要求注销该丢失的信用卡
- C.至2011年6月7日,该公司自用的信用卡未发生过任何交易
- D.至2012年8月30日,该公司自用的信用卡未发生过任何交易
- A.该企业附送的财务会计报告无需按税法进行调整
- B.该企业附送的财务会计报告需按税法进行调整
- C.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起报送
- D.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一起报送
- A.除会计机构负责人外,财务会计报告还需经单位出纳签名并盖章
- B.除会计机构负责人外,财务会计报告还需经单位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签名并盖童
- C.除会计机构负责人外,财务会计报告还需经单位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 D.设置总会计师的,财务会计报告还需经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 A.该企业的做法违反了《会计法》的规定
- B.属于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 C.财政部门应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
- D.财政部门可对该企业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该企业可以采用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 B.该企业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C.该企业若以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无需折算为人民币
- D.该企业若以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
- A.该企业的报送时间符合税法规定
- B.该企业应当于3月31日之前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C.该企业应当于5月31日之前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D.该企业应当于6月1日之前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社会各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 B.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 C.财政、税务、工商和审计等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 D.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
- 正确
- 错误
- A.预算的编制
- B.预算的审批
- C.预算的执行
- D.预算的调整
- A.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 B.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无书面合同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 C.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 D.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 A.直接申报
- B.邮寄申报
- C.数据电文申报
- D.简易申报
- A.第一联为存根联。由销货方留存备查
- B.第二联为发票联,购货方作付款的记账凭证
- C.第三联为税款抵扣联,购货方作扣税凭证
- D.第四联为记账联,销货方作销售的记账凭证
- A.会计核算不健全,即不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者
- B.不能向税务机关准确提供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数据及其他有关增值税税务资料(资料的内容,由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确定)者
- C.未按规定的要求开具发票,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者
- D.销售的货物全部属于免税项目者
- A.粮食、食用植物油
- B.自来水、煤气
- C.图书、报纸
- D.饲料、化肥
- 38
-
计税依据可以分为( )。
- A.从价计征
- B.从量计征
- C.复合计征
- D.定额计征
- A.被背书人名称
- B.背书人签章
- C.背书目期
- D.付款日期
- A.出租银行结算账户
- B.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 C.套取银行信用
- D.跨行支付
- A.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
- B.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C.出票的金额和收款人名称
- D.出票人签童
- A.发货制的商品交易
- B.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C.代销商品的款项
- D.赊销商品的款项
- 43
-
行政处罚主要分为( )。
- A.警告
- B.记过
- C.开除
- D.罚款
- A.税收收入
- B.专项收入
- C.国有资产收入
- D.公产收入
- A.一人一岗
- B.一人多岗
- C.一岗多人
- D.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 A.医院住院处收费员岗位
- B.单位内部审计岗位
- C.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 D.会计电算化岗位
- A.财务部经理
- B.单位法定代表人
- C.出纳
- D.总会计师
- A.合法性
- B.真实性
- C.准确性
- D.完整性
- A.法律
- B.法规
- C.规章
- D.规范性文件
- A.会计行业的自律
- B.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
- C.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
- D.社会各界的监督与配合
- A.查验征收
- B.查定征收
- C.定期定额征收
- D.查账征收
- A.国家税务总局
- B.北京市预算
- C.牛村预算
- D.徐汇区预算
- A.《会计法》
- B.《注册会计师法》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A.30
- B.40
- C.50
- D.90
- A.资源税
- B.城镇土地使用税
- C.车辆购置税
- D.土地增值税
- A.出票入的营业场所
- B.出票人的住所
- C.付款人的营业场所
- D.付款人的住所
- A.二级
- B.四级
- C.五级
- D.七级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企业所得税
- A.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 B.收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 C.被委托银行名称
- D.兑付银行名称
- A.贰零零陆年贰月拾日
- B.贰零零陆年零贰月壹拾日
- C.贰零零陆年零贰月零壹拾日
- D.贰零零陆年贰月壹拾日
- A.信用证
- B.信用卡
- C.托收承付
- D.委托收款
- A.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公司制企业负责人
- C.学术团体负责人
- D.事业单位负责人
- A.实用性
- B.实务性
- C.自主性
- D.适应性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当日
- B.下一个工作日
- C.一个星期内
- D.15日内
- A.领导批准
- B.合同确认
- C.计划执行
- D.实际发生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伪造会计账簿
- D.变造会计账簿
- A.全国人大财经委
- B.国家税务总局
- C.中国人民银行
- D.国务院财政部门
- A.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B.有权不予接受,并向财务负责人报告
- C.予以退回,要求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 D.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 A.地方性会计法规
- B.地方性经济法规
- C.地方性政策法规
- D.地方性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