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租赁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
- B.聘用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 C.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销毁会计资料
- A.可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可处以4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可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 A.另行安排
- B.恢复其名誉
- C.恢复其原职务
- D.恢复其原级别
- A.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 B.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
- C.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 D.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
- A.0
- B.16320
- C.16518.90
- D.16490
- A.《会计法》关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规定
- B.《会计法》关于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的规定
- C.《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关于会计专业职务基本条件的规定
-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
-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B.政府会计监督
- C.国家会计监督
- D.社会会计监督
- A.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B.营业税纳税人
- C.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 D.个体企业
- A.政府会计监督
- B.内部会计监督
- C.社会监督
- D.行政监督
- A.县级以上的财政部门有权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并依法对违反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 B.县级以上的审计部门有权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并依法对违反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 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受《会计法》的约束,财政部门也无权对A公司进行检查
- D.中外合资企业无权拒绝财政部门对其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付款人
- B.承兑人
- C.收款人
- D.保证人
- A.注册验资
- B.缴纳住房基金
- C.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 D.清算证券交易结算资金
- A.司法机关
- B.所在单位
- C.任免机关
- D.行政监察机关
- A.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
- C.票据的出票H期可以使用小写填写
- D.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字
- A.纳税人
- B.纳税担保人
- C.纳税代理人
- D.扣缴义务人
- 36
-
票据权利包括( )。
- A.姓名权
- B.付款请求权
- C.收款请求权
- D.追索权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并加收滞纳金
- B.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款的,且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 C.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 D.对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偷税、抗税、骗税等原因而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或骗取的退税款,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
- A.廉洁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廉洁的保证
- B.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 C.只有自身廉洁自律,才能抵制他人的违法行为
- D.不能做到廉洁自律,也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
- A.销售代销货物
- B.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 C.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 D.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
- A.中央预算由国务院审查和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 B.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C.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国务院审查和批准
- D.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 B.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
- C.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
- D.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 A.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 B.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 C.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 D.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 44
-
增值税的类型包括( )。
- A.分配型增值税
- B.生产型增值税
- C.消费型增值税
- D.收入型增值税
-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B.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C.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 A.实木地板
- B.小汽车
- C.木制一次性筷子
- D.手提电脑
- A.同级财政部门
- B.同级审计部门
- C.同级统计部门
- D.同级税务部门
- A.出纳工作
- B.稽核工作
- C.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工作
- D.固定卡片登记工作
- A.签发空头支票
- B.伪造、变造银行票据
- C.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票据
- D.冒用他人信用卡
- A.稿酬所得
- B.偶然所得
- C.股息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A.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单位负责人
- D.上级主管部门
- A.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 B.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 C.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 D.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
- A.会计法律
- B.会计准则
- C.审计准则
- D.税收制度
- A.甲行为违法,乙已经出示了工作证,有权对其进行检查
- B.甲行为违法,因为纳税人无权拒绝税务人员进行的税务检查
- C.甲行为合法,因为乙未出示有效的税务检查证件
- D.甲行为合法,因为纳税人有权拒绝非工作时间的税务检查
- A.2
- B.3
- C.5
- D.6
- A.31.6万元
- B.3.16万元
- C.316万元
- D.3160万元
- A.30
- B.60
- C.90
- D.120
- A.10
- B.15
- C.20
- D.30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临时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
- A.委托收款
- B.汇兑
- C.托收承付
- D.支票结算
- A.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者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 A.3
- B.5
- C.7
- D.10
- A.复杂性
- B.教育性
- C.独立性
- D.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 A.理论教育与课堂教授
- B.典型案例讨论和剖析
- C.理论教育和自我教育
- D.实际情况讨论和分析
- A.1日
- B.3日
- C.1年
- D.1个季度
- A.工资薪金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稿酬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A.5000
- B.5025
- C.7000
- D.7025
- A.直接责任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 B.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C.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 D.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 A.上级主管部门
- B.主管税务机关
- C.开户银行
- D.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
- A.10
- B.15
- C.20
- 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