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5
- B.15
- C.30
- D.60
-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本级人民政府
- C.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财政部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政府税务部门
- A.税收收入
- B.国有资产收益
- C.中央预算收入
- D.专项收入
- A.由于来回转账不方便,所以A公司的做法符合规定
- B.A公司的做法为坐支
- C.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只有会计主管同意时才能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 D.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 A.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 B.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C.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D.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 A.C银行做法正确
- B.C银行不应拒绝付款,应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支付
- C.C银行不应拒绝付款,应按照银行汇票上填写的金额支付
- D.由于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所以C银行才不予受理
- A.开户银行拒绝挂失止付的行为是正确的
- B.A公司不能用于支取现金的银行本票丢失,不适用挂失止付
- C.银行由于无法确认此银行本票丢失的真实性才拒绝挂失止付
- D.挂失止付是票据丧失后采取的必经措施
- A.A公司有权要求银行停止支付该汇票·
- B.A公司无权要求银行停止支付该汇票
- C.银行对汇票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承担责任
- D.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其与持票人前手之间的抗辩理由对抗持票人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出纳人员对前来报销差旅费的人员耐心解释凭证粘贴要求
- B.会计人员耐心向生产车间工人宣讲会计基础知识,推动了班组核算制度的JIl顷N开展
- C.稽核人员认真检查凭证内容与格式,并就规范领导审批程序提出建议
- D.总会计师和会计机构负责人认真组织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提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 A.法制教育
- B.岗前职业道德教育
- C.自我教育
- D.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
- 正确
- 错误
- A.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 B.税收滞纳金
- C.企业所得税税款
- D.消费税税金
- A.黄金
- B.纸币
- C.信用卡
- D.金属辅币
- A.不断地进行“内省”
- B.提倡"慎独”精神.
- C.弘扬高尚情操
- D.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
- A.依法办事
- B.坚持准则
- C.提高技能
- D.廉洁自律
- A.搞好服务
- B.客观公正
- C.熟悉法规
- D.职业判断能力
- A.“银行汇票”字样
- B.付款人姓名
- C.出票日期
- D.出票人签章
- A.与出票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 B.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
- C.内部管理完善
- D.经其法人授权的银行审定
- A.所有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 B.金银首饰
- C.钻石及其饰品
- D.天然宝石及其饰品
- A.审计对象不同
- B.审计独立性不同
- C.审计方式不同
- D.审计职责和作用不同
- 42
-
行业发票适用于( )。
- A.商品房销售发票
- B.商业批发统一发票
- C.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
- D.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 43
-
支付结算的原则有( )。
- A.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 B.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 C.银行不垫款
- D.一个基本账户
- A.稽核岗位
- B.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 C.计划管理岗位
- D.单位内部审计
- A.房产税
- B.资源税
- C.印花税
- D.车船税
- A.纳税期限
- B.征税对象
- C.税率
- D.纳税人
- A.财政直接支付
- B.财政工资支付
- C.财政转移支付
- D.财政授权支付
- A.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
- B.提高会计行业的公信力
- C.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 D.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 49
-
我国的预算包括( )。
- A.中央预算
- B.地方预算
- C.总预算
- D.部门单位预算
- A.政策性银行
- B.中外合资银行
- C.城市信用合作社
- D.农村信用合作社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定额支票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
- B.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 C.当课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予征税
- D.当课税对象大于免征额时,仅对免征额部分征税
- A.3540
- B.5400
- C.5724
- D.2778.64
- A.背书日期
- B.付款日期
- C.出票日期
- D.保证日期
- A.托收承付
- B.分期付款
- C.委托收款
- D.预收货款
- A.10200
- B.1800
- C.2400
- D.3000
- A.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B.付款地
- C.出票日期
- D.出票地
- A.劳务报酬所得
-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C.稿酬所得
- D.偶然所得
- A.非企业性单位
- B.企业
- C.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 D.个人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国务院财政部
- D.最高人民法院
- A.每年
- B.每半年
- C.每季
- D.每月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存款人
- B.用途
- C.开户地
- D.性质
- A.爱岗敬业
- B.坚持准则
- C.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贰零壹壹年贰月拾日
- B.贰零壹壹年零贰月壹拾El
- C.贰零壹壹年零贰月零壹拾日
- D.贰零壹壹年贰月壹拾日
- A.公开招标
- B.邀请招标
- C.竞争性谈判
- D.询价
- A.动产
- B.不动产
- C.机构
- D.非机构
- A.1000元
- B.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 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