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李明的个人所得税应当由其支付人作为扣缴义务人
- B.李明应当在当年度结束后执行年所得l2万元以上人群的个税申报
- C.李明在年所得12万元以上申报时应当补缴尚未缴纳的税款
- D.李明应当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申报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 A.属于偶然所得
- B.按收入全额计算税款,没有费用扣除额
- C.按20%计算所得税额,应纳税额为4万元
- D.先扣除20%再按20%计算所得税额,应纳税额为3.2万元
- A.比例税率20%,若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元,有加成规定
- B.比例税率20%,若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有加成规定
- C.应纳税所得额6200元
- D.应纳税所得额5600元、
- A.税率是20%,减征20%
- B.应纳税所得额是2400元
- C.应纳税所得额是2200元
- D.实际税负是l4%
- A.325
- B.1045
- C.345
- D.750
- A.出纳人员
- B.会计档案保管人员
- C.会计主管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财政部门及负责人
- B.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 C.单位负责人
- D.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工作人员
- A.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D.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B.对单位并处3咖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对该企业负责人,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D.恢复会计工作人员郑某的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 A.《会计法》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规定
- B.《会计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任职资格的规定
- C.《会计法》对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该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规定
- D.《会计法》关于税务管理的规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恢复名誉
- B.恢复原有职位
- C.赔礼道歉
- D.恢复级别
- 正确
- 错误
- 32
-
税务登记种类有( )等。
- A.设立登记
- B.停业登记
- C.复业登记
- D.注销登记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C.《总会计师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A.对收款人的效力
- B.对付款人的效力
- C.对出票人的效力
- D.对出票银行的效力
- A.15%
- B.20%
- C.25%
- D.33%
- A.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出纳工作
- C.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出纳工作
- D.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的账目登记工作
- A.见票即付
- B.以银行作为付款人
- C.安全可靠
- D.适应范围广
- A.卷烟
- B.实木地板
- C.火车
- D.彩电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划线支票
- A.企业一般在实际经营管理地纳税
- B.企业一般在登记注册地纳税.
- C.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登记注册地纳税
- D.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 A.税务机关
- B.税务师事务所
- C.海关
- D.审计机关
- A.会计确认是会计处理的第一步
- B.会计记录是会计处理的第二步
- C.会计计量是会计处理的第三步
- D.会计报告是会计处理的最后一步
- A.税务机关
- B.税务师事务所
- C.海关
- D.审计机关
- A.依法办事
- B.不偏不倚
- C.实事求是
- D.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 A.会计准则、制度要公正
- B.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的人要公正
- C.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签证时应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进行公平、公正地判断和评价
- D.单位负责人要公正
- A.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 C.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 A.汇票承兑人因承兑而应承担付款义务
- B.本票出票人因出票而承担自己付款的义务
- C.支票付款人在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时承担付款义务
- D.汇票、本票、支票的背书人,汇票、支票的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时的付款清偿义务
- A.组织规划控制
- B.授权批准控制
- C.会计人员控翻
- D.实物控制
- A.有利于督促会计人员在行为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 B.有利于形成抑恶扬善的社会环境
- C.有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 D.有利于发展、培养一批会计领军人才
- A.降低采购成本
- B.保证采购质量
- C.便于实施统一的管理和监督
- D.采购程序复杂
- A.职工工资、津贴
- B.个人劳务报酬
- C.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 D.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
- A.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B.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C.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D.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
- A.警告
- B.记过
- C.记大过
- D.降级
- A.1~3天
- B.3~5天
- C.5天
- D.15天
- A.销售建材的商贸公司
- B.提供汽车修理劳务的汽车行
- C.销售不动产的个人
- D.批发烟酒的批发商店
- A.一般存款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单位信用卡账户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伪造会计账簿
- D.变造会计账簿
-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数额的存款
- B.变卖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 C.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数额的存款
- D.拍卖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 A.自公历l月1日起,至次年1月1日止
- B.自公历l月1日起,到6月30日止
- C.自公历l月1日起,到l2月31日止
- D.由各级预算编制部门自行确定
- A.贰零壹肆年叁月贰拾日
- B.贰零壹肆年零叁月贰拾日
- C.贰零壹肆年零叁月零贰拾日
- D.贰零壹肆年叁月零贰拾日
- A.会计记录文字应当用汉字
- B.会计记录文字不可以用外国文字
- C.民族自治单位的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同时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 D.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 A.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 B.授权批准控制
- C.财产保全控制
- D.风险控制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角”为止,在“角”之后没有写“整”字
- B.票据的出票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填写了人民币符号’
- D.1月l5日出票的票据,票据的出票日期栏填写为“零壹月壹拾伍日”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税务部门
- B.县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
- A.单位内部监督
- B.政府监督
- C.金融机构监督
- D.社会监督
- A.营业地
- B.所在地
- C.注册地
- D.主管地
- A.查定征收方式
- B.查验征收方式
- C.委托代征方式
- D.定期定额征收方式
- A.客观公正
- B.诚实守信
- C.办事公道
- D.服务群众
- A.伪造经济业务
- B.伪造会计凭证
- C.变造会计凭证
- D.涂改会计凭证
- A.财政授权支付
- B.财政直接支付
- C.财政转移支付
- D.财政专款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