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张某已办理交接手续,且接替者刘某在交接时并没有发现,故此理由可以理解
- B.张某应该对工作期间的资料存在的问题承担法律责任
- C.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 D.会计资料移交后,发现的一切问题由接管人员负责
- A.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 B.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单位会计人员签字并盖章
- C.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总会计师签字并盖章
- D.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 A.由于搬迁,所以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的行为是合法的
- B.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的行为是违法的
- C.会计档案只要保管期满就可以销毁
- D.该公司应该把尚在使用的一台机器的原始凭证单独抽出立卷
- A.该公司的处理方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B.该公司的处理方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 C.发票上金额有错误,应当由出具单位重新开具,不能更改
- D.发票上金额有错误,在更改处有出具单位的相关印章即可
- A.该公司签发的是空头支票.是违法行为
- B.出纳人员并不知道公司银行存款余额小于25万元,所以此行为不违法,重新开一张就可以
- C.银行予以退票.有权对其处以支票金额5%的罚款
- D.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支付支票金额5%的赔偿金
- A.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B.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
- C.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和本级决算
- D.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 A.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 B.编制本部门决算草案
- C.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 D.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 C.具体编制地方预算的调整方案
- D.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 A.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B.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C.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 D.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 A.统一领导
- B.各级独立
- C.分级管理
- D.权责结合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27
-
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2014年8月接到市财政局通知,市财政局将对该公司的会计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其负责人表示,企业属于中外合作企业,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约束,财政局无权对其进行检查。( )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对企业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属于关键工作人员的,应作出书面检查
- D.吊销会计人员资格证书
- A.正确
- B.错误
- A.向人民银行转汇大额汇划款项
- B.代理他行正常结算业务
- C.办理空头汇款
- D.在规定支付结算制度之外规定附加条件
- A.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
- B.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实行分离
- C.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的程序
- D.集体审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日期
- A.偶然所得按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B.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70%
- C.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 D.对个人出租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按10%计征
- A.支票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汇票
- D.商业汇票
- A.继续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B.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仅限于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 C.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学分
- D.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
- A.票据出票人作出的付款承诺可以是附条件的
- B.票据是一种有价证券
- C.票据所表示的权利与票据不可分离
- D.票据中涉及的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 A.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 B.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
- C.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 D.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 A.证券交易结算资金
- B.更新改造资金
- C.信托基金
- D.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
- A.各级政府
- B.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 C.各级政府预算收入征收部门
- D.国家金库
- A.财政直接支付
- B.财政工资支付
- C.财政转移支付
- D.财政授权支付
- A.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 B.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账簿,核算较为规范的
- C.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 D.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 A.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 B.付款请求权是第一顺序权利。又称主要票据权利
- C.行使追索权的当事人只能是最后的背书人
- D.行使付款请求权的应当是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
- A.工作一丝不苟
- B.工作尽职尽责
- C.工作任劳任怨
- D.工作严肃认真
- A.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
- B.改变隶属关系
- C.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
- D.改变生产经营期限
- A.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
- B.为管理者提供真实正确的经济信息,当好参谋
- C.为股东真实地记录财产的变动情况
- D.代替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 A.财政拨款
-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 C.政府性基金
- D.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 A.指导功能
- B.评价功能
- C.强制功能
- D.教化功能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注销登记
- A.出纳
- B.会计档案保管
- C.物资核算
- D.仓库保管员
- A.禁止背书的记载
- B.被背书人名称
- C.背书人签章
- D.背书日期
- A.3
- B.4
- C.5
- D.6
- A.15
- B.20
- C.30
- D.40
- A.税务所局长批准
- B.稽查局(分局)局长批准
- C.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 D.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 A.考试制度
- B.评审制度
- C.考试与审评结合制度
- D.审评制度
- A.查定征收
- B.定期定额征收
- C.委托代征
- D.查验征收
- A.3年内
- B.5年内
- C.10年内
- D.终身
- A.助理会计师
- B.会计员
- C.高级会计师
- D.会计师
- A.叁仟零捌元肆分整
- B.壹佰贰拾伍元零叁分
- C.伍仟肆佰壹元整
- D.七仟贰佰贰拾元整
- A.10
- B.8.3
- C.13.7
- D.11
- A.坚持准则
- B.参与管理
- C.廉洁自律
- D.提高技能
- A.爱岗敬业
- B.坚持准则
- C.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记账联
- B.发票联
- C.抵扣联
- D.其他联次
- A.存款人借款转存
- B.存款人借款归还
- C.现金缴存
- D.现金支付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以上3种均可
- A.收款人名称
- B.付款人名称
- C.付款日期
- D.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A.6000
- B.8000
- C.10000
- D.13000
- A.经济师资格证
- B.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高中以上毕业证书
- D.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 A.万分之二:万分之五;万分之十
- B.万分之五:万分之十;万分之十五
- C.万分之三:万分之八;万分之十
- D.万分之五:万分之八:万分之十
- A.集中采购
- B.分散采购
- C.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
- D.分批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