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12年7月15日
- B.2012年7月9日
- C.2012年7月20日
- D.2013年4月12日
- A.支票可以划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和划线支票
- B.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不能用于转账,但可以背书转让
- C.支票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
- D.肖付款人对支票拒绝付款或者超过支票付款提示期限的。出票人应向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 A.A公司向B公司购买产品
- B.A公司向B公司签发支票
- C.B公司将支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
- D.B公司另行记载支票的付款日期
- A.应当同时授权补记
- B.属于绝对记载事项
- C.属于相对记载事项
- D.未补记前就背书转让的,应由被背书人将票据补记完整才可以提示付款
- A.可以用繁体字书写中文大写金额数字
- B.中文大写金额数字的“角”之后不写“整”(或“正”)字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 D.中文大写金额数字的“分”之后写整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根据预计将要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 B.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 C.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
- D.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 A.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B.行政处分
- C.责令限期改正
-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
- B.会计法执法检查
- C.会计人员评优表彰
- D.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评、聘用
- A.赔偿责任
- B.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刑事责任
- A.国库单一账户
- B.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 D.预算外资金账户
- A.支付申请
- B.支付审批
- C.支付复核
- D.办理支付
- A.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单位和金额
- B.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 C.填制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 D.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
- A.同级审计部门
- B.单位档案机构
- C.单位会计机构
- D.同级财政部门
- A.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
- B.政府监督
- C.司法监督
- D.社会监督
- A.代办纳税申报
- B.代理建账
- C.代为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
- D.审查纳税情况
- A.小规模纳税人
- B.能开具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
- C.营业税纳税人
- D.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
- A.企业一般在实际经营管理地纳税
- B.企业一般在登记注册地纳税
- C.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登记注册地纳税
- D.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 A.姓名变更
- B.学历变化
- C.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变化
- D.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变化
- A.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 B.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
- C.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 D.承办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 A.预防保护作用
- B.自我监督作用
- C.服务促进作用
- D.评价鉴证作用
- A.树立服务意识
- B.提高服务质量
- C.维护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 D.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 A.地方本级支出
- B.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
- C.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
- D.转移支付
- A.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
- B.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自公历l月1日起至12月31 日止
- C.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 D.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 A.损害会计人员自身信誉
- B.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 C.损害单位的经济利益
- D.损害会计行业声誉
- A.行业发票
- B.专业发票
- C.专用发票
- D.运输货票
- A.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 B.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应在其前加“壹”
- C.在填写月、日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零”
- D.票据出票El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也应受理
- A.税率
- B.征税对象
- C.纳税人
- D.税目
- A.10天
- B.20天
- C.1个月
- D.2个月
- A.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 B.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
- C.安排预算支出
- D.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纳税人相当于其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
- B.责令其限期交纳应纳税款
- C.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 D.阻止出境
- A.对持卡人进行罚款
- B.依法处理抵押物和质押物
- C.向保证人追索透支款项
- D.通过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进行追偿
- A.20%
- B.B00元
- C.财产原值及合理费用
- D.财产原值
- A.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B.经济法基础
- C.会计基础
- D.会计电算化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会计人员
- A.自出票日起l0日内
- B.自出票日起20日内
- C.自出票日起30日内
- D.A出票日起60日内
- A.会计准则
- B.会计继续教育
- C.会计职业道德
- D.会计规章制度
- A.6000
- B.8000
- C.10000
- D.13000
- A.廉洁A律
- B.诚实守信
- C.服务群众
- D.爱岗敬业
- A.税收的无偿性
- B.税收的固定性
- C.税收的独立性
- D.税收的强制性
- A.账账相符
- B.账证相符
- C.账实相符
- D.账表相符
- A.编制
- B.控制
- C.调整
- D.审批
- A.出票日期
- B.收款人名称
- C.票据金额
- D.用途
- A.20
- B.30
- C.40
- D.50
- A.两者有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 B.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 C.两者在内容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 D.两者在实现形式上都是具体的、明确的和成文的
- A.中央预算
- B.省级(省、自治县、直辖市)预算
- C.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