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资、薪金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其他所得
- A.房产税
- B.个人所得税
- C.营业税及其附加
- D.土地增值税
- A.按每次支付金额600元分别计算缴纳
- B.以每月支付金额为一次计算缴纳
- C.以达到扣除标准的累计支付金额为一次计算缴纳
- D.以连载完成后支付的总金额为一次计算缴纳
- A.出租公寓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3000 X(1—20%)×10%=240(元)
- B.公寓出售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50000×20%=10000(元)
- C.董事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20000×(1—20%)×20%=3200(元)
- D.授课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2000—800)×20%=240(元)
- A.2.24
- B.1.12
- C.1.63
- D.1.38
- A.公寓出售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缴
- B.董事津贴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缴
- C.撰稿收入按照“稿酬所得”计缴
- D.授课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缴
- A.8.08
- B.7.57
- C.7.96
- D.7.82
- A.购入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B.购入免税农产品准予扣除的增值税额
- C.购人生产所需的配件和包装物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D.企业为职工幼儿园购进一批儿童桌等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A.销售甲产品的销售额
- B.转让一项商标权,取得的价款
- C.出租房屋取得租金
- D.销售乙产品的销售额
- A.10.49
- B.10.2
- C.8.5
- D.9.15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 B.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措施
- C.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
- D.有利于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 正确
- 错误
- A.邮寄申报纳税
- B.直接申报
- C.查验征收
- D.间接申报
- A.收入确认方法
-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 C.会计档案管理方法
- D.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证并注册情况
- B.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
- C.持证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 D.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 A.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 B.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 C.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 D.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C.《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D.《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 A.国家
- B.会计事业
- C.服务主体
- D.社会公众
- A.单位负责人
- B.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C.编制报告的会计人员
- D.总会计师
- A.不准确的原始凭证
- B.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 C.不真实的原始凭证
- D.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 40
-
会计资料包括( )。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其他会计资料
- A.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取得或填制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始凭证
- B.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C.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 D.定期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 A.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反映征税客体
- B.征税对象规定对什么征税,计税依据是在确定征税对象后解决如何计量的问题
- C.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自然资源,计税依据是应税产品的销售价格
- D.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 A.国有大、中型企业
- B.民营企业
- C.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D.中外合资企业
- A.企业
- B.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 C.行政机关
- D.个体工商户
- A.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B.资本、基金的增减
- C.对外签订的购销合同
- D.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
- A.税种
- B.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
- C.应纳税额
- D.适用税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企业会计制度》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D.《企业财务通则》
-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B.政府监督
- C.社会监督
- D.职工代表会监督
- A.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
- B.单位规模的大小
- C.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 D.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 A.有应税收入
- B.有应税财产
- C.有应税行为
- D.扣缴义务人发生扣缴义务的
- A.国库单一账户
- B.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C.预算外资金账户
- D.特设账户
- A.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结算,均可使月汇兑结算方式
- B.汇款回单作为该笔汇款已转入收款人账户的证明
- C.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尚未汇出的款项可以申请撤销
- D.汇入银行对于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应即办理退汇
- A.汽车轮胎
- B.化妆品
- C.白酒
- D.珠宝玉石
- A.120
- B.150
- C.200
- D.250
- A.国务院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C.本级人大
- D.县级人大
- A.采购人
- B.保证人
- C.供应商
- D.采购代理机构
- A.国家机关
- B.事业单位
- C.从事公共社会活动的团体组织
- D.国有企业
- A.爱岗敬业
- B.诚实守信
- C.办事公道
- D.客观公正
- A.会计工作
- B.会计职业
- C.会计活动
- D.会计人员
- A.暂扣纳税人营业执照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依法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 A.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
- B.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
- C.仅包括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 D.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 B.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
- C.会计人员学历教育
- D.会计人员奖罚
- A.及时送存银行
- B.用于支付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 C.用于支付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的其他物资的价款
- D.用于支付个人劳务报酬
- A.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
- B.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物品
- C.房地产公司销售楼房
- D.农业生产者销售外购的农产品
- A.纳税申报
- B.税务登记
- C.税务稽查
- D.税款征收
- A.三个月
- B.六个月
- C.九个月
- D.一年
- A.1%~20%
- B.5%~35%
- C.5%~45%
- D.10%~45%
- A.警告
- B.警告并处以1 000元的罚款
- C.警告并处以3000元的罚款
- D.警告并处以5000元的罚款
- A.财政部门
- B.会计行业组织
- C.国家执法机关
- D.金融机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B.《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