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会计从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前专家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的为(  )。 查看材料

  •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政府税务部门
  • C.人民代表大会
  • D.政府财政部门
2

下列各项中,属于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的为(  )。 查看材料

  • A.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 B.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 C.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 D.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3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为(  )。 查看材料

  • A.国务院财政部门
  • B.国务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的为(  )。 查看材料

  • A.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 B.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 C.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5

关于6月15日佳丽公司进行汇票背书的行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查看材料

  • A.背书时应不记载背书人,被背书人应记载为“招商公司”
  • B.公司出纳的背书记载不符合规定
  • C.该记载会导致此票据不连续
  • D.该记载会导致承兑人拒绝付款
6

下列关于预算草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 查看材料

  • A.预算草案专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已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 B.预算草案专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 C.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 D.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已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7

关于1月20 日向承德企业开出支票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查看材料

  • A.收款人名称可以授权补记,在出票时未记载的,票据也是有效的
  • B.由于“收款人名称”是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因此支票无效
  • C.由于“确定的金额”是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因此支票无效
  • D.确定的金额可以授权补记,在出票时未记载的,票据也是有效的
31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  )。

  • A.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
  • B.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
  • C.年度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的工程采购支出
  • D.特别紧急的支出
32

下列关于实行分散采购的缺点,说法错误的有(  )。

  • A.自主性强
  • B.降低采购成本
  • C.利于国家宏观调控
  • D.满足采购及时性和多样性
33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联系主要有(  )。

  • A.作用上相互补充
  • B.地位上相互转化
  • C.实施保障机制的统一性
  • D.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
34

政府采购的特点主要有(  )。

  •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 B.非盈利性
  • C.管理上的规范性
  • D.公开性
36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

  • A.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B.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
  •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度应当明确
  • D.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37

下列有关财产税特点的阐述中,正确的有(  )。

  • A.可以为地方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 B.可以防止财产过分集中于社会少数人,便于调节财富的分配
  • C.便于针对纳税人财产分布地不一致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征收管理
  • D.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38

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全面性原则
  • B.重要性原则
  • C.安全性原则
  • D.制衡性原则
39

营业税按行业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其中适用5%营业税税率的有(  )。

  • A.文化体育业
  • B.交通运输业
  • C.销售不动产
  • D.金融保险业
40

国家预算的作用有(  )。

  • A.财力保证作用
  • B.调节制约作用
  • C.反映监督作用
  • D.平衡收支作用
41

下列选项中,属于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的有(  )。

  • A.法律、法规
  •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 C.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 D.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42

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包括(  )。

  • A.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B.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 C.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 D.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43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部门规章的有(  )。

  • A.《注册会计师法》
  • B.《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D.《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44

下列各项中,关于内部审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内部审计的依据是内部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
  • B.内部审计根据财政部规定的时间依法、定期施行
  • C.内部审计的结果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并向外界保密
  • D.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独立性较强
45

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有(  )。

  • A.《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46

下列关于税收与税法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税收活动必须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
  • B.税收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 C.税法以保障税收活动有序进行为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 D.税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47

政府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的途径包括(  )。

  • A.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B.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
  • C.将会计从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
  • D.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49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会计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 A.某市财政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 B.某医院在行政办公室设置了会计人员并指定符合条件的会计主管人员
  • C.某大型国有企业同时设置了总会计师和分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
  • D.某镇财政所对一名会计人员作出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
50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信用卡持卡人的透支发生额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下列有关信用卡透支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单位卡的同一账户月透支余额不得超过发卡银行对其综合授信额度的5%
  • B.单位卡的同一持卡人单笔透支发生额不得超过4万元(含等值外币)
  • C.个人卡的同一账户月透支余额不得超过6万元(含等值外币)
  • D.个人卡的同一持卡人单笔透支发生额不得超过2万元(含等值外币)
51

下列账户中,属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  )。

  • A.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 B.特设专户
  • C.国库单一账户
  • D.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53

下列关于预算体系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组成
  • B.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 C.总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和本级政府行政隶属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
  • D.预算组成不受限制,可随意编制
56

“理万金分文不沾”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是(  )。

  • A.参与管理
  • B.廉洁自律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57

《预算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强调的是( )。

  • A.事前调整
  • B.事中调整
  • C.事后调整
  • D.全过程调整
58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 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工作由( )管理的体制。

  • A.各级财政部门
  • B.各级税务部门
  • C.各级审计部门
  • D.各级证券监管部门
61

会计从业资格纲由( )统一制定并发布。

  • A.国务院
  • B.省财政厅
  • C.财政部
  • D.国家后续教育部门
66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案。该法定期限为( )。

  • A.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 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
  • C.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
  • 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 日内
68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企业会计制度》
69

下列不属于财务报表告组成部分的是(  )。

  • A.科目汇总表
  • B.资产负债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70

(  )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 A.结账和更正错账
  • B.采购业务
  • C.销售业务
  • D.收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