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开立登记
- B.停业、复业登记
- C.变更登记
- D.注销登记
- A.10
- B.20
- C.30
- D.60
- A.改变名称
- B.改变经营性质
- C.增减注册资本
- D.改变银行账号
- A.开立登记
- B.停业、复业登记
- C.变更登记
- D.注销登记
- A.行政责任,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行政责任,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刑事责任,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刑事责任,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单位负责人、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会计从业资格证
- B.所在单位、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会计从业资格证
- C.上级主管部门、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会计从业资格证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会计从业资格证
- A.廉洁自律
- B.坚持准则
- C.诚实守信
- D.客观公正
- A.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 B.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 C.保持独立性
- D.依法办事
-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账户内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支付
- B.没有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不能通过银行办理支付结算
- C.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 D.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 A.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
- B.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 C.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 D.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 A.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B.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 C.会计信息化标准
- D.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行为准则
- A.5%
- B.8%
- C.10%
- D.15%
- A.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字样
- B.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C.确定的金额和收款人名称
- D.出票人签章
- A.财政直接支付
- B.财政工资支付
- C.财政授权支付
- D.财政转移支付
- A.财经法律、法规、规章
- B.各单位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
- C.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 D.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主管人员
- C.会计师
- D.主办会计
- A.总经理审核签名
- B.集体审议联签
- C.财务负责人签名
- D.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名
- A.中央预算收入
- B.地方预算收入
- C.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 D.税收收入
- A.会计法律
- B.会计行政法规
- C.会计部门规章
- D.会计规范性文件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单位内部审计人员
- A.增值税
- B.房产税
- C.车船税
- D.土地增值税
- A.根据预计将要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 B.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 C.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
- D.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 A.《政府采购法》
- B.《政府采购审实施细则》
- C.《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
- D.《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 A.出纳
- B.会计机构内的会计档案管理
- C.医院门诊收费员
- D.内部审计人员
- A.商品房销售发票
- B.电信企业的邮票
- C.水上运输企业客票、货票
- D.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 A.稽核
- B.会计档案保管
- C.登记固定资产卡片
- D.办理纳税申报
- A.粮油补贴
- B.财政贴息支出
- C.对外援助支出
- D.农业机耕器械的补贴
- A.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 B.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 C.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 D.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 A.从价定率
- B.定期定额
- C.复合计税
- D.从量定额
- A.银行结算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一般存款账户
- D.专用存款账户
- A.7个
- B.9个
- C.11个
- D.14个
- A.道德认知
- B.道德价值
- C.道德情感
- D.道德行为
- A.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 C.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D.省级以上财政部门
- A.以票据上较小的金额为准
- B.票据无效
- C.以中文大写为准
- D.以数码记载为准
- A.转入基本存款账户
- B.转入一般存款账户
- C.转入临时存款账户
- D.支取现金
- A.银行汇票
- B.商业汇票
- C.支票
- D.银行本票
- A.强制性
- B.分配性
- C.无偿性
- D.固定性
- A.定日付款的商业承兑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 B.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 C.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或者背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
- D.票据承兑后,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的,承兑人的票据责任解除
- A.背书人
- B.出票人
- C.收款人
- D.付款人
- A.出票人
- B.保证人
- C.被背书人
- D.背书人
- A.调整会计职业关系
- B.调整会计职业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 C.调整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
- D.调整活动之间的关系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出纳
- B.档案管理
- C.仓库保管员
- D.财产物资核算岗位
- A.寄人地的邮局邮戳日期
- B.寄出地的邮寄邮戳日期
- C.税务机关收到申报资料的日期
- D.纳税人填写申报资料的日期
- A.5家
- B.3家
- C.4家
- D.2家
- A.5日
- B.20日
- C.15日
- D.10目
- A.付款请求权
- B.票据追索权
- C.票据承兑权
- D.票据保证权
- A.票据的伪造仅指假冒他人名义签章的行为
- B.票据上有伪造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 C.善意的且支付相当对价的合法持票人有权要求被伪造人承担票据责任
- D.票据伪造人的伪造行为即使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也不承担票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