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万元
- B.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万元以下
- A.违反了爱岗敬业的要求
- B.违反了诚实守信的要求
- C.违反了坚持准则的要求
- D.违反了提高技能的要求
- A.会计外部监督制度的规定
- B.会计岗位责任制度的规定
- C.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的规定
- D.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规定
- A.退回原出具单位,并由原出具单位重新开具发票
- B.退回原出具单位,应由原出具单位划线更正并加盖公章
- C.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要求原出具单位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 D.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 A.伪造原始凭证
- B.伪造记账凭证
- C.变造原始凭证
- D.变造记账凭证
- A.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3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现金日记账的登记
- B.会计档案的保管
-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 D.稽核
- A.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
- B.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
- C.收回借款时,应退还借据副本
- D.收回借款时,应退还原借款收据
- A.更正为正确金额,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 B.退回发票,由对方单位改正后加盖其财务专用章
- C.退回发票,由对方单位重新开具
- D.不得在发票上更正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营业执照注册地和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
- B.办理异地借款和其他结算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
- C.存款人因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或派出机构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
- D.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
- A.直接缴库
- B.间接汇缴
- C.集中汇缴
- D.分散入库
-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 B.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
- C.对违法会计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 D.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 A.若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 B.若构成犯罪,将被处以3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的罚款
- C.若构成犯罪,将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D.可能受到审计局依法给予的撤职行政处分
- A.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B.规范教育
- C.警示教育
- D.获取会计从业资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36
-
税务违法责任包括( )。
- A.经济法律责任
- B.行政法律责任
- C.民事法律责任
- D.刑事法律责任
- A.学历教育
- B.会计从业资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C.会计继续教育
- D.自我教育
- A.不得伪造会计凭证、账簿
- B.不得变造会计凭证、账簿
- C.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不得伪造、变造其他会计资料
- A.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
- B.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 C.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 D.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律为3%
- A.某公司为一客户虚开假发票一张,并按票面金额的10%收取好处费
- B.某业务员将购货发票上的金额50万元,用“消字灵”修改为80万元报账
- C.企业某现金出纳将一张报销凭证上的金额7000元涂改为9000元
- D.购货部门转来一张购货发票,原金额计算有误,出票单位已作更正并加盖出票单位公章
- A.增值税
- B.营业税
- C.消费税
- D.个人所得税
- A.减税和免税
- B.延迟纳税时间
- C.起征点
- D.免征额
- A.公开透明
- B.公平竞争
- C.公正
- D.诚实信用
- A.财政部门
- B.税务部门
- C.会计师事务所
- D.人民银行
- A.库存现金每月清点一次
- B.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前进行局部清查
- C.债权债务每年核对两次
- D.单位撤销前进行全面清查
- A.货币给付
- B.资金清算
- C.商品采购
- D.签订商品销售合同
- A.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在同一行政区域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
- B.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
- C.自然人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
- D.办理异地借款和其他结算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
- A.存款人被宣告破产
- B.存款人被吊销营业执照
- C.存款人被罚款
- D.存款人因需要改变其开户银行
- A.信用证
- B.汇兑
- C.票据
- D.托收承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A.会计资料
- B.经济活动
- C.会计人员
- D.会计行为
- 52
-
强化服务的关键是( )。
- A.提高服务质量
- B.强化服务意识
- C.热爱本职工作
- D.提高专业技能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会计主管人员
- C.出纳
- D.稽核
- A.30
- B.15
- C.45
- D.60
- A.1 000 10 000
- B.2 000~20 000
- C.3 000~30 000
- D.4 000 40 000
- A.上级政府
- B.本级政府
- C.下级政府
- D.国务院
- A.生产销售卷烟的烟厂
- B.进口化妆品的企业
- C.委托加工木质一次性筷子的个体工商户
- D.生产销售电视机的单位
- A.业务技能
- B.法定资质
- C.学历文凭
- D.行政职务
-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金
- B.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C.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金
- D.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
- A.会计机构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单位负责人
- D.会计人员
- A.稿酬所得
- B.财产转让所得
- C.工资薪金所得
- D.劳务报酬所得
-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 B.银行不垫款
- C.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 D.自愿选择开户银行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 C.公历4月1Et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 D.公历10月1E1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 A.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lO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各级人民政府
- B.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
- D.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
- A.支票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
- B.票据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本票和支票
- C.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
-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个月
- A.公民
- B.法人
- C.自然人
- D.国家工作人员
- A.结账和更正错账
- B.采购业务
- C.销售业务
- D.收款业务
- A.汇兑
- B.托收承付
- C.委托收款
- D.商业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