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所在单位的内部处罚
- B.社会舆论的谴责
- C.财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 D.会计职业组织的惩戒
- A.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 B.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 C.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D.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 A.马莎的建议是正确的,应该节约时间用于财务处理
- B.马莎的建议违背了提高技能的职业道德规范
- C.马莎的建议违背了参与管理的职业道德规范
- D.马莎的建议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 A.廉洁自律
- B.提高技能
- C.爱岗敬业
- D.参与管理
- A.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3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A.爱岗敬业
- B.坚持准则
- C.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出纳苏玉敏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公私不分
- B.会计刘洋没有妥善保管由自己负责保管的印鉴
- C.会计刘洋不应隐瞒出纳苏玉敏的行为
- D.刘洋的行为没有不妥之处
- A.750
- B.1 000
- C.300
- D.2 000
- A.750
- B.1 000
- C.300
- D.2 000
- A.总会计师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会计主管人员
- D.单位负责人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比例税率
- B.定额税率
- C.累进税率
- D.差别税率
- A.国库单一账户
- B.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 D.预算外资金账户
- 正确
- 错误
- A.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60日内办理上岗注册登记
- B.持证人员在不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的,应当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日起90日,填写调转登记表
- C.持证人员学历学位发生变动的,只办理变更登记
- D.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变更会计工作岗位不需办理登记
- A.自行采购
- B.集中采购
- C.供应商采购
- D.分散采购
- 3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
- B.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
- C.各单位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D.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在法定会计账册外另行设置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
- A.搞好服务
- B.开拓创新
- C.熟悉法规
- D.职业判断能力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注销登记
- A.普通诉讼
- B.公示催告
- C.挂失止付
- D.登报声明
- A.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甲公司董事长的女儿担任该公司的财务总监
- B.乙市文化局的财务处长李某,其外甥在该事业单位担任出纳工作
- C.丙县教育局财务处处长的儿媳在该局担任出纳工作
- D.丁市某事业单位财务主管张某的妻子在该单位担任出纳工作
- 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 B.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
- C.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
- D.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 A.税款征收管理权
- B.税务检查权
- C.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及其他税务管理权
- D.税务稽查权
- A.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基础
- B.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 C.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 D.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
- A.会计法律
- B.会计行政法规
- C.会计部门规章
- D.会计规范性文件
- A.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付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 B.对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全部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 C.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的,以中文大写为准
- D.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驻华使领馆根据实际需要,金额大写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记载
- A.酒精
- B.化妆品
- C.小汽车
- D.护肤护发品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会计账簿
- D.财务会计报告
- A.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 B.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 C.邮政储蓄机构办理银行卡业务开立的账户
- D.存款人以单位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 A.财力保证作用
- B.调节制约作用
- C.反映监督作用
- D.平衡收支作用
- A.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不得短缺
- B.根据库存现金实际金额进行当面点交
- C.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如有短缺,按库存现金实际余额交接
- D.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若有白条抵库,白条可充抵余额
- A.直接申报
- B.委托申报
- C.数据电文申报
- D.邮寄申报
- A.爱岗敬业
- B.诚实守信
- C.办事公道
- D.奉献社会
- A.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专门用于结算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使用的一种发票
- B.只有经国家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才能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和法定情形的一般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 C.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统一印刷
- D.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
- A.1 000元
- B.2 000元以下
- C.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
- D.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
- A.10日
- B.15日
- C.20日
- D.25日
- A.警告
- B.罚款
- C.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D.行政拘留
- A.订本式
- B.三栏式
- C.多栏式
- D.活页式
- A.建筑业
- B.娱乐业
- C.转让无形资产
- D.加工业
- A.既然《会计法》已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那么会计人员就应该听领导的,在自己不贪不占的前提下,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 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是领导的事情,会计人员没有必要参与,也没有必要过问
- C.会计人员应保守单位的商业秘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 D.会计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如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情况
- A.征税对象
- B.税目
- C.税率
- D.计税依据
- A.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 B.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
- C.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会计行为
- D.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个人存款账户
- C.基本建设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伪造会计账簿
- D.变造会计账簿
- A.收款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在票据背面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 B.票据遗失向银行挂失止付的行为
- C.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签章的行为
- D.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 A.该汇款尚未汇出
- B.汇款人与收款人未达成一致退汇意见
- C.经过1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
- D.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
- A.签名
- B.盖章
- C.委托他人签名或盖章
- D.签名并盖章
- A.银行结算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一般存款账户
- D.专用存款账户
- A.借款转存
- B.借款归还
- C.现金缴存
- D.现金支取
- A.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 B.社会分工
- C.在共同职业过程中人们形成的共识
- D.意识发展
- A.一个基本账户原则
- B.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
- C.存款保密原则
- D.银行不垫款原则
- A.按月征收
- B.按季计征,分月预缴
- C.按季征收
- D.按年计征,分月或分季预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