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竞争性谈判
- B.公开招标
- C.单一来源采购
- D.邀请招标
- A.财政直接缴库
- B.财政直接支付
- C.财政授权支付
- D.财政集中汇缴
- A.财政部门的监督
- B.审计机关的监督
- C.监察机关的监督
- D.税收部门的监督
- A.100.20
- B.175.85
- C.117.23
- D.150.30
- A.公开招标
- B.邀请招标
- C.竞争性谈判
- D.单一来源采购
- A.政府采购只能实行集中采购的方式
- B.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实行集中采购
- C.集中采购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
- D.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含自治区、 直辖市)、市、县各级财政部门确定并公布
- A.增值税0.17
- B.营业税0.03
- C.营业税0.05
- D.增值税0.13
- A.99.45
- B.85.17
- C.85
- D.99.65
- A.2 380
- B.0
- C.850
- D.1 020
- A.外购红酒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l 020元
- B.外购办公用品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40元
- C.外购机器设备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
- D.外购原材料及支付相关运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1.3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 B.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 C.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 D.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 正确
- 错误
- A.国家
- B.会计事业
- C.服务主体
- D.社会公众
- A.单位负责人
- B.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C.编制报告的会计人员
- D.总会计师
- A.不准确的原始凭证
- B.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 C.不真实的原始凭证
- D.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 A.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 B.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措施
- C.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
- D.有利于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 36
-
会计资料包括( )。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其他会计资料
-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证并注册情况
- B.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
- C.持证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 D.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 A.邮寄申报纳税
- B.直接申报
- C.查验征收
- D.间接申报
- A.收入确认方法
-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 C.会计档案管理方法
- D.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C.《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D.《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B.政府监督
- C.社会监督
- D.职工代表会监督
- A.国有大、中型企业
- B.民营企业
- C.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D.中外合资企业
- A.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取得或填制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始凭证
- B.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C.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 D.定期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 A.有应税收入
- B.有应税行为
- C.有应税财产
- D.扣缴义务人发生扣缴义务的
- A.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B.资本、基金的增减
- C.对外签订的购销合同
- D.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
- A.税种
- B.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
- C.应纳税额
- D.适用税率
- A.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
- B.单位规模的大小
- C.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 D.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 A.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反映征税客体
- B.征税对象规定对什么征税,计税依据是在确定征税对象后解决如何计量的问题
- C.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自然资源,计税依据是应税产品的销售价格
- D.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 税所得额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企业会计制度》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D.《企业财务通则》
- A.企业
- B.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 C.行政机关
- D.个体工商户
- A.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制止、纠正和处理权
- B.建立健全单位经济核算的组织指挥权
- C.对单位财务收支具有审批签署权
- D.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权
- A.刑事责任
- B.民事责任
- C.结算责任
- D.行政责任
- A.三次
- B.两次
- C.四次
- D.一次
- A.合同书
- B.董事会决议
- C.授权书
- D.财务报告
-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C.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D.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A.3年以下
- B.5年以下
- C.3年以上7年以下
- D.5年以上10年以下
- A.伪造会计凭证
- B.篡改会计凭证
- C.捏造会计凭证
- D.变造会计凭证
- A.高级会计师
- B.高级审计师
- C.总经济师
- D.总会计师
- A.两人
- B.三人
- C.三人或三人以上
- D.两人或两人以上
- A.职业性
- B.实践性
- C.固定性
- D.继承性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总会计师
- D.会计主管人员
- A.财政部
- B.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 C.国务院
- D.中央军事委员会
- A.0.5
- B.1
- C.2
- D.3
- A.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 B.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 C.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 D.办理投资评估、资产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有关业务
- A.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 B.保证单位领导提出的各项指标的实现
- C.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的会计账户,使会计报 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 D.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 A.应付账款明细账
- B.应收账款明细账
- C.银行存款日记账
- D.预收账款明细账
- A.金额
- B.出票或签发日期
- C.其他记载事项
- D.收款人名称
- A.一次
- B.二次
- C.十二次
- D.六次
- A.3年以上
- B.3年以下
- C.3年以上7年以下
- D.7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