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有区别的
- B.相互一致的
- C.不相关的
- D.相互可替代的
- A.《会计法》
- B.《企业会计准则》
- 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D.《总会计师条例》
-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
- B.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对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对会计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会计核算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提供的价值指标
- D.会计核算经济活动所形成的财务成果
- A.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 C.学历最低应为本科
- D.其他的相关规定 【参考答案】 1.B2.BC3.C4.B5.AB
- A.客观公正
- B.坚持准则
- C.廉洁自律
- D.诚实守信
- A.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保管期满.可以销毁
- B.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永久保管,不可以销毁
- C.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最长25年.可以销毁
- D.未经单位负责人同意不可以销毁
- A.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
- B.内部牵制制度
- C.回避制度
- D.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条件
- A.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写清原始凭证基本内容即可
- B.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写清原始凭证基本内容和开具单位的名称、经济业务内容及分担情况
- C.经办人在原始凭证分割单上签名并盖章
- D.由甲公司经办人写清楚事情经过,由会计科科长交给乙公司即可
- A.相符
- B.不相符
- C.不确定
- D.以上都不对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个人所得税
- B.外围企业所得税
- C.企业所得税
- D.农业税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
- B.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
- C.《会汁法》执法检查
- D.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
- A.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 B.表现形式不同
- C.作用范围不同
- D.性质不同
- A.理论对照
- B.实践对照
- C.监督他人
- D.榜样对照
- A.会计人员的信誉将会受到损害
- B.单位的经济利益将遭受损失
- C.会计行业声誉将受到损害
- D.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 A.所在单位
- B.行业协会
- C.财政部门
- D.业务主管部门
- A.国库单一账户
- B.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 C.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D.特设账户
- A.增值税
- B.车船税
- C.关税
- D.印花税
- A.某厂工人退休后所得工资收人
- B.李某进行法律咨询所获500元劳务报酬
- C.张某因翻译某一名著而接受的某省政府5万元奖金
- D.刘某购买国库券而获得的3000元利息
- A.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法规制度培训
- B.参加会计国际研讨会
- C.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比赛和经验交流
- D.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A.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 B.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使用数量
-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为纳税人发出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 D.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为实际进口量
- A.15%
- B.20%
- C.25%
- D.33%
- A.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 B.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 C.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 D.政府采购人员是否具备政府采购资格证书
- A.3
- B.4
- C.5
- D.6
- A.询价
- B.单一来源
- C.竞争性谈判
- D.公开招标
- A.消费型增值税
- B.收入型增值税
- C.生产型增值税
- D.折旧型增值税
- A.5
- B.10
- C.8
- D.12
- A.10月30日
- B.11月11日
- C.12月1日
- D.12月10日
- A.国家税务总局
- B.上一级仲裁机构
- C.上一级税务机关
- D.所在地税务机关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A.其编制依据可根据编制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B.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 C.只要有充分理由,编制依据可以不一致
- D.客观上要求其编制依据的一致性,但经有关领导批准,允许其出现不一致
- A.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C.具有专科以上专业学历
- D.担任会计专业职务
- A.主体
- B.客体
- C.内容
- D.范围
- A.收到预收款当天
- B.货物发出当天
- C.货物送达购货方当天
- D.签订购销合同当天
- A.市级预算
- B.县级预算
- C.乡镇预算
- D.村委会预算
- A.12%
- B.5%
- C.15%
- D.20%
- A.审计报告之日
- B.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
- C.移交档案管理机构之日
- D.会计资料的整理装订日
- A.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防范会计从业人员的不正当职业行为
- B.职业良心和职业精神;倡导会计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循的职业行为
- C.职业良心和职业精神;防范会计从业人员的不正当职业行为
- D.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倡导会计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循的职业行为
- A.中央预算
-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 C.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
- A.自我约束法
- B.自警自励法
- C.自重自省法
- D.自律慎独法
- A.爱岗敬业、坚持准则
- B.客观公正、提高技能
- C.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 D.强化服务、坚持准则
- A.生产应税消费品
- B.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 C.出口应税消费品
- D.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 C.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 D.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单位负责人
- C.开户银行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课税对象
- B.税收优惠
- C.税率
- D.计税依据
- A.开具发票时应按号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
- B.填写发票时应当使用中文
- C.开具发票时限、地点应当符合规定
- D.随时可以拆本使用发票
- A.统一领导
-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C.分级管理
- D.统一领导,集中管理
- A.美元
- B.人民币
- C.英镑
- D.任何一种货币
- A.税收是民众自愿缴纳、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
- B.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C.税收是政府为了政权需要,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D.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A.7
- B.15
- C.30
- D.45
- A.个人所得税
- B.关税
- C.增值税
- D.消费税
- 73
-
预算的审批不包括( )。
- A.审查和批准
- B.预算起草
- C.预算备案
- D.预算审批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会计行业组织
- C.单位监察部门
- D.财政部门
- A.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专门用于结算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使用的一种发票
- B.只有经国家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才能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 人和有法定情形的一般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 C.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统一印刷
- D.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