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先向G公司支付9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9万元
- B.应先向G公司支付18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18万元
- C.应先向G公司支付9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8万元
- D.应先向G公司支付9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9万元
- A.5
- B.9
- C.10
- D.18
- A.5
- B.9
- C.10
- D.18
- A.5
- B.9
- C.10
- D.18
- A.A公司
- B.C公司
- C.D公司
- D.G公司
- A.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B.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C.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A.烧毁行为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故不构成犯罪
- B.会计的资料已审核,且确认无误,故烧毁和保留都无所谓
- C.违反了《会计法》的有关规定
- D.违反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A.销毁会计档案时,应报单位负责人批准
- B.销毁会计档案时,应报会计主管批准
- C.会计档案中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 D.会计档案中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可销毁
- A.注册会计师资格
- B.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 C.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 D.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经历
- A.张某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从事会计工作
- B.张某担任出纳,兼管稽核工作
- C.张某是厂长李某的朋友的女儿,在该厂担任出纳
- D.张某担任出纳,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A.支付的财产保险费用
- B.固定资产转让费用
- C.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
- D.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
- A.强制性
- B.灵活性
- C.无偿性
- D.固定性
- A.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 B.签发有资金保证的远期支票
- C.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
- D.签发有真实交易的票据
- A.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B.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
- C.由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账簿、同一类会计凭证在一定会计期间应当连续编号
- D.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规定经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评审或者确认
- A.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
- B.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 C.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 D.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明确
- A.全额累进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全率累进税率
- D.超率累进税率
- 38
-
票据行为包括( )。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付款
- A.会计报表
- B.附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情况说明书
- A.会计报表
- B.附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情况说明书
- A.确定经营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
- B.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
- C.计算和缴纳税款的重要依据
- D.是收付款的书面证明
- A.销售不动产
- B.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包工程
- C.经营运输业务
- D.转让土地使用权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关税
- D.营业税
- A.办理日常转账结算
- B.办理日常现金收付
- C.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
- D.存款人的借款转存
- A.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 B.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C.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 D.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 B.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 C.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 D.具备大学本科学历
- A.政治素质
- B.专业技术资格
- C.组织能力
- D.身体条件
- A.一个单位只能在一家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 B.异地常设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 C.现金缴存可以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
- D.现金支付不能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
- A.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
- B.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会计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 C.持证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
- D.继续教育相关规定由财政部制定
- A.国务院财政部门
- B.国务院有关部门
- C.解放军总后勤部
- D.解放军总政法部
- A.会计法律
- B.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C.会计行政法规
- D.地方性法规
- A.会计法律
- B.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 C.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 D.会计行政法规
- A.可靠性
- B.实质重于形式
- C.谨慎性
- D.重要性
- A.邮局销售信封
- B.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物品
- C.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
- D.典当行销售死当物品
- A.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 B.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 C.没收其经营所得
- D.提请公安机关查封其财产
- A.出纳
- B.在职会计人员
- C.单位负责人
- 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
- A.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 C.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 A.销售商品收取的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 B.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款项时,由收款方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 C.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
- D.发生销售折让的,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
- A.实质重于形式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及时性
- A.土地增值税
- B.房产税
- C.消费税
- D.烟叶税
- A.代理记账
- B.会计师事务所
- C.会计机构
- D.审计部门
- A.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B.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
- C.20万元以上40万元以下
- D.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使用对象
- B.使用程序
- C.透支额
- D.信誉等级
- A.国家统一考试制度
- B.考试和评审相结合制度
- C.地方统一考试制度
- D.评审制度
- A.10;20
- B.20;20
- C.20;10
- D.10;10
- A.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 B.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 C.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 D.资产转让所得
- A.拒绝接受,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 B.应予以销毁,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 C.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 D.拒绝接受,并不能让经办人员进行更正、补充
- A.账实相符
- B.账证相符
- C.账账相符
- D.账表相符
- A.因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B.商品交易且采用发货制取得的款项
- C.因代销商品而发生的款项
- D.因运送商品而发生的款项
- A.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B.一次性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
- C.收款业务凭证和付款业务凭证
- D.专用凭证和通用凭证
- A.直接申报
- B.邮寄申报
- C.数据电文申报
- D.简易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