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D.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 A.总会计师
- B.注册会计师
- C.会计师
- D.助理会计师
- A.政府监督
- B.社会监督
- C.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D.行业监督
- A.依法承办审计业务
- B.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 C.检查企业会计工作情况
- D.检查企业执行会计法规情况
- A.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期间是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会计法》关于会计年度的规定,仅适用于内资企业
- C.年度结账日为公历12月31日
- D.年度结账目为公历次年3月31 日
- A.背书时应不记载背书人,被背书人应记载为“D公司”
- B.公司出纳的背书记载不符合规定
- C.该记载会导致此票据不连续
- D.该记载会导致承兑人拒绝付款
- A.收款人名称可以授权补记,在出票时未记载的,票据也是有效的
- B.由于“收款人名称”是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因此支票无效
- C.由于“确定的金额”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因此支票无效
- D.确定的金额可以授权补记,在出票时未记载的,票据也是有效的
- A.6.73
- B.2.5
- C.52
- D.22
- A.0.84
- B.0.48
- C.4.8
- D.6.87
- 正确
- 错误
- A.2012年2月14日
- B.2012年3月2 日
- C.2012年4月14日
- D.2012年6月14日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识
- B.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 C.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 D.培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 A.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证明会计人员能从事会计工作的合法凭证
- B.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取得,省内有效
- C.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实行属地原则
- 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条件,也就是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资格
- A.连续几年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
- B.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 C.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的
- D.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的
- A.运输条款
- B.开证行保证文句
- C.货物描述
- D.单据条款
- A.保持会计人员从业的独立性
- B.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D.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 A.可靠性、相关性
- B.明晰性、重要性
- C.可比性、谨慎性
- D.独立性、及时性
- A.宪法
- B.法律
- C.会计行政法规
- D.会计分析报告
- A.国家机关
- B.社会团体
- C.企业
- D.事业单位
- A.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行失效
- B.不予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
- C.不得参加上一档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D.不得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
- A.资金增减和资金周转情况
- B.利润实现和利润分配情况
- C.各种财产物资变动情况
- D.下一年的盈利预测情况
- A.开证
- B.凭单收款
- C.第一付款责任
- D.有取得担保的权利
- A.未结清的债权原始凭证
- B.未结清的债务原始凭证
- C.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
- D.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
- A.现金
- B.票据
- C.信用卡
- D.结算凭证
- A.法制教育
- B.荣誉教育
- C.品德教育
- D.形势教育
- A.稽核
- B.会计档案保管
- C.登记固定资产卡片
- D.办理纳税申报
- A.审核原始凭证
- B.填制记账凭证
- C.登记会计账簿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同行业评价
- B.本单位内部评价
- C.用户评价
- D.社会公众评价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其他会计资料
- A.调出空白发票查验
- B.复制与发票有关的资料
- C.检查开具发票的情况
- D.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
- A.税种
- B.计税依据
- C.税款所属期限
- D.适用税率
- A.用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 B.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储存
- C.保留账外公款
- D.将账簿借与他人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拒绝税务机关检查
- B.逃避税务机关追缴欠税
- C.骗取出口退税
- D.抗税
- A.图书、报纸、杂志
- B.农药、农机、农膜
- C.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煤气
- D.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 A.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B.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 C.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D.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A.由监交人负责查清处理
- B.由接管人员在移交后负责查清处理
- C.由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 D.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查清处理
- A.民事处罚
- B.刑事处罚
- C.行政处罚
- D.纪律处罚
- A.经税务机关批准,单位和个人可以转借发票
- B.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
- C.经税务机关批准,单位和个人可以转让发票
- D.经税务机关批准,单位和个人可以代开发票
- A.5
- B.10
- C.20
- D.30
- A.国家机关
- B.事业单位
- C.团体组织
- D.企业单位
- A.25 000
- B.15 000
- C.10000
- D.20 000
- A.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
- B.年度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
- C.特别紧急的支出
- D.工资支出
- A.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同会计机构
- B.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 C.会计机构
- D.单位负责人
- A.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D.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县级税务机关
- B.市级税务机关
- C.省级税务机关
- D.国家税务总局
- A.会计人员任免管理
- B.会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
- C.会计人员调迁管理
- D.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管理
- A.节约财政支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 B.保护民族产业
- C.推进反腐倡廉
- D.减少内需
- A.财政部门
- B.审计部门
- C.税务部门
- D.证券监管部门
- A.采用划线更正法将原错误凭证中“应收账款——甲客户”科目更正为“其他应付款——甲客户”,金额更正为“8000”
- B.先填制一张与原凭证内容相同的红字冲销凭证,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蓝字更正凭证
- C.填制一张与原凭证科目相同,金额为多记的72 000元的红字调整凭证
- D.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蓝字凭证,替换原错误凭证
- A.以虚假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 B.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改变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 C.预收货款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D.由于差错导致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