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 B.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 C.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D.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 A.所在单位的内部处罚
- B.社会舆论的谴责
- C.财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 D.会计职业组织的惩戒
- A.王某的建议是正确的,应该节约时间用于财务处理
- B.王某的建议违背了提高技能的职业道德规范
- C.王某的建议违背了参与管理的职业道德规范
- D.王某的建议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 A.廉洁自律
- B.提高技能
- C.爱岗敬业
- D.参与管理
- A.出纳小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公私不分
- B.会计孙某的没有妥善保管由自己负责保管的印鉴
- C.会计孙某不应隐瞒出纳小杨的行为
- D.孙某的行为没有不妥之处
- A.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 B.一般地,企业所得税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预缴,自年度终了之日起6个月内核算清缴
- C.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 D.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 A.1.25
- B.2
- C.1.5
- D.2.5
- A.5
- B.6
- C.7
- D.8
- A.20
- B.30
- C.140
- D.50
- A.该商店在违法经营
- B.该商店有营业执照,所以是合法经营,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补办就可以
- C.该商店还不构成纳税人的资格
- D.该商店必须办理税务登记,这是该商店的义务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销售货物的收入
- B.提供劳务的收入
- C.转让财产的收入
- D.接受捐赠的收入
- A.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B.做假账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C.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D.与会计职务有关的挪用公款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A.记过
- B.降级
- C.撤职
- D.开除
- A.业务招待费
- B.广告费
- C.业务宣传费
- D.公益性捐赠
- A.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
- C.票据的出票日期可以使用小写填写
- D.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字
- A.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 B.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签发空头支票
- C.普通支票既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7日
- A.全面熟悉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 B.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 C.代替领导决策
- D.积极参与管理
- A.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 B.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
- C.移交人员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 D.会计机构负责人移交时,应将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
- A.支票的基本当事人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 B.出票人即是存款人,它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 C.付款人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 D.持票人是票面上填明的收款人,不可以是经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
- A.纳税咨询
- B.开立银行账户
- C.领购发票
- D.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 A.背书人的签章
- B.背书用途
- C.背书人的名称
- D.背书日期
- A.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机制
- B.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
- C.对会计人员的表彰奖励
- D.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评价
- A.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B.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 C.接受委托人示意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
-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解释
- A.个人
- B.农村信用合作社
- C.银行
- D.个体工商户
- A.会计部门规章
- B.会计行政法规
- 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D.会计规范性文件
- A.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B.财政专户
-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账户
- D.特设账户
- A.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 B.采购范围、采购方式的执行情况
- C.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 D.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财产转让所得
- A.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 B.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实际收到货款的当天
- C.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 D.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的,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货物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 A.5%
- B.1 000元
- C.5%但不低于1 000元
- D.1 500元
- A.会计理论与实务
- B.财务管理
- C.会计法规制度
- D.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 A.接洽商谈业务
- B.交易双方协商一致
- C.缴纳税款
- D.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
- 53
-
行政处分的对象是( )。
- A.法人
- B.公民
- C.国家工作人员
- D.其他组织
- A.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 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 C.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 D.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 A.非专利技术
- B.专利
- C.商标
- D.商誉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定期定额征收
- D.查验征收
- A.变通处理
- B.做好解释
- C.应当拒绝
- D.不予理睬
- A.销售方收到第一笔货款的当天
- B.销售方收到剩余货款的当天
- C.销售方发出货物的当天
- D.购买方收到货物的当天
- A.进口固定资产设备的企业
- B.销售商品房的公司
- C.零售货物的个体经营者
- D.生产销售家用电器的公司
- A.40
- B.35
- C.34.19
- D.29.91
- A.2 000元以下
- B.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3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实践性
- B.职业性
- C.继承性
- D.强制性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C.《企业会计制度》
-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A.税收法律
- B.税收规章
- C.税收法规
- D.税收暂行规定
- A.会计机构中的主管会计
- B.会计机构中的主办会计
- C.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
- D.在未设总会计师职位的单位中,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
- A.爱岗敬业
- B.诚实守信
- C.办事公道
- D.服务群众
- A.诚实守信
- B.廉洁自律
- C.客观公正
- D.坚持准则
- A.增值税
- B.契税
- C.资源税
- D.印花税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一律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中文大写数字写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须写“整”或“正”字
- C.中文大写数字金额前应标明“人民币”
- D.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