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爱岗敬业、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 B.爱岗敬业、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 C.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客观公正、参与管理
- D.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参与管理、爱岗敬业
- A.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 B.相互转变、相互吸收
- C.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D.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 A.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 B.会计法律制度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 C.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 D.会计职业道德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 A.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相结合
- B.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
- C.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
- D.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
- A.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 B.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 C.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D.职业道德自我教育
- A.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代作原始凭证
- B.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 C.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 D.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 A.胡某的行为属于伪造会计凭证
- B.胡某的行为属于变造会计凭证
- C.胡某是违反《会计法》的责任主体,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营业员不是违反《会计法》的责任主体,不承担法律责任
- D.胡某和营业员均是违反《会计法》的责任主体,都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A.由甲公司将发票上错误的内容进行涂改,加盖甲公司公章,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 B.由乙公司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乙公司印章
- C.由乙公司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D.乙公司对填制货物型号有错误的发票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义务,不得拒绝
- A.业务公章
- B.财务专用章
- C.发票专用章
- D.结算专用章
- A.另开收据
- B.退还原借款收据
- C.退还借据副本
- D.以上均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商业零售发票
- B.增值税专用发票
- C.建筑业专用发票
- D.住宿发票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定期存款账户
- A.会计凭证
- B.总账
- C.日记账
- D.会计报表
- A.不断进行“内省”
- B.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
- C.要互相监督、指导
- D.要提倡“慎独”精神
-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D.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注销登记
- D.停业、复业登记
- A.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
- C.财政预算外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 D.临时账户有效期限不能超过两年
- 38
-
组织规划控制是要( )。
- A.处理好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 B.处理好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控制
- C.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实施控制
- D.对单位的实务安全采取控制措施
- A.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一下的罚款
- B.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一下的罚款
- C.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一下的罚款
- D.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 A.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
-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委托他人代办移交的,委托人仍应承担相应责任
- C.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 D.会计机构负责人晋升为本单位总会计师的,由于仍然主管会计工作,可不办理交接手续
- A.真实性
- B.完整性
- C.及时性
- D.合理性
- A.警告
- B.降级
- C.开除
- D.拘役
- A.财政部门
- B.企事业单位
- C.会计学术团体
- D.会计职业团体
- A.行政处分
- B.死刑
- C.行政处罚
- D.没收财产
- A.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
- B.住所、经营地点
- C.登记类型
- D.核算方式
- A.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 C.各级人民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预算
- D.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 A.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 B.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 C.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 D.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 A.一定也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B.可能也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C.可能也不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D.一定不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
- A.表明“银行汇票"字样
- B.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C.付款地
- D.出票金额
- A.2
- B.5
- C.10
- D.15
- A.初级资格
- B.中级资格
- C.高级资格
- D.中高级资格
- A.2
- B.5
- C.10
- D.15
- A.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B.50%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 C.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D.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 A.1万元
- B.2万元
- C.3万元
- D.5万元
- A.查定征收
- B.查账征收
- C.查验征收
- D.自报核缴
- A.可以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B.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C.可以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调解
- D.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决定,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 A.2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
- B.3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
- C.3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
- D.5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
- A.国库单一账户
- B.特设账户
- C.预算外资金专户
- D.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单位负责人
- B.主管单位派出人员
- C.人事部门负责人
- D.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 A.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2万元以上l0万元以下
- B.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C.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D.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国务院
- B.省财政厅
- C.财政部
- D.国家后续教育部门
- A.记过处分
- B.开除处分
- C.通报处分
- D.行政记过处分
- A.票据是出票人依法签发的有价证券
- B.票据应由出票人自己支付或委托付款人支付
- C.票据行为指出票、背书和承兑
- D.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生效的重要条件
- A.1991年1月1日
- B.1994年1月1日
- C.1995年1月1日
- D.1996年1月1日
- A.爱岗敬业
- B.奉献社会
- C.服务群众
- D.办事公道
- A.单位领导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
- C.其他会计人员
- D.主管领导
- A.国家预算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以及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财力保证
- B.我国的预算收入主要采取无偿划拨的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
- C.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 D.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 A.欠税
- B.骗税
- C.避税
- D.偷税
- A.熟悉准则
- B.遵循准则
- C.坚持原则
- D.公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