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行业内部通报批评
- B.责令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
- C.暂停从业资格
- D.内部公开刊物上曝光
- A.爱岗敬业
- B.强化服务
- C.参与管理
- D.客观公正
- A.处以刑罚处罚
- B.罚款3000—50000元
- C.给予直接开除的行政处分
-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 A.2000—20000元
- B.5000—50000元
- C.3000—50000元
- D.5000—10000元
- A.2000—20000元
- B.5000—50000元
- C.3000—50000元
- D.5000—10000元
- A.这一行为符合规定
- B.这一行为不符合规定
- C.支取工资、奖金和现金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一般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 D.支取工资、奖金和现金可以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
- A.1
- B.2
- C.3
- D.5
- A.1
- B.3
- C.10
- D.没有数量限制
- A.张华不能在临时存款账户上取出5万元现金
- B.张华可以在临时存款账户上取出5万元现金
- C.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
- D.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付不收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内部监督
- B.政府监督
- C.社会监督
- D.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
- A.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
- B.会计管理权限
- C.会计责任主体
- D.会计法律责任
- A.不设置会计账簿
- B.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 C.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 D.委托其他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人员记账
- A.各种账簿要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 B.及时对账
- C.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应当定期结出余额
- D.定期结账
- A.总机构为一般纳税人的工业性分支机构
- B.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
- C.销售免税货物的企业
- D.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 A.财力保证作用
- B.调节制约作用
- C.计划执行作用
- D.反映监督作用
- A.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 B.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 C.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 D.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会计主管人员
- C.会计员
- D.出纳
- A.委托收款
- B.支票
- C.托收承付
- D.汇兑
- A.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B.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C.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D.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A.工资薪金所得
- B.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 C.财产转让所得
- D.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 A.形势教育
- B.品德教育
- C.法制教育
- D.自我教育
- A.利息收入
- B.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 C.国债利息收入
- D.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 A.会计专业基础知识
- B.会计专业操作的创新能力
- C.组织协调能力
- D.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
- A.从价计征
- B.从量计征
- C.复合计证
- D.独立计证
- A.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行为
- B.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 C.未在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
- D.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 A.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出具政府人事部门或编制委员会的批文或登记证书
- B.民办非企业组织,应出具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
- C.外国驻华机构,应出具国家登记机关颁发的登记证
- D.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应出具其主管部门的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和批文
- A.生产型增值税
- B.收入型增值税
- C.消费型增值税
- D.积累型增值税
- A.行业发票
- B.保险凭证
- C.专用发票
- D.邮票
- A.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 B.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 C.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一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
- D.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也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 A.金额
- B.出票或签发日期
- C.其他记载事项
- D.收款人名称
- A.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
- B.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15日内
- C.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
- D.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30日内
- A.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 B.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
- C.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会计行为
- D.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A.专业技术人员
- B.具体负责人员
- C.行业职业人员
- D.中层领导人员
- A.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 B.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为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
-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为纳税人收到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 D.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计划数量
- 55
-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
- B.信汇是以邮寄方式将汇款凭证转发给外地收款人指定的汇入行
- C.电汇是以电报方式将汇款凭证转发络收款人指定的汇入行
- D.信汇、电汇由汇入行选择使用
- A.税收是民众自愿缴纳,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
- B.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C.税收是政府为了政权需要,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D.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A.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使用订本式账簿
- B.必须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 C.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填制凭证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 D.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 A.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次年12月31日止
- B.自公历1月1日起,至次年1月1日止
- C.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D.自公历12月3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A.外籍个人甲2008年9月1日入境,2009年10月1日离境
- B.外籍个人乙来华学习200天
- C.外籍个人丙2009年1月1日入境,2009年12月31日离境
- D.外籍个人丁2009年1月1日入境,2009年11月20日离境
- A.5日内
- B.10日内
- C.20日内
- D.30日内
- A.城市信用合作社
- B.农村信用合作社
- C.银行
- D.个体工商户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会计学历教育
- B.会计继续教育
- C.会计自我教育
- D.会计职业荣誉教育
- A.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分管单位会计工作的单位负责人
- B.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
- C.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目前不在会计岗位的人员
- D.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目前在会计岗位的人员
- A.10日
- B.7日
- C.20日
- D.15日
-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 B.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 C.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 D.上缴上级的支出
-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 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 C.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 D.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会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