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甲公司开户银行应对甲公司处以6 000元的罚款。
- B. 甲公司开户银行应对甲公司处以7 500元的罚款
- C. 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支付2 000元的赔偿金
- D. 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支付3 000元的赔偿金
- A. 到期之日起10日内
- B. 出票日起10日内
- C. 到期之日起1个月内
- D. 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
- A. 支票金额
- B. 出票日期
- C. 付款人名称
- D. 收款人名称
- A. 背书人签章
- B. 背书日期
- C. 被背书人签章
- D. 被背书人名称
- A. 支票可以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记载有效
- B. 支票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记载无效
- C. 支票见票即付,无需承兑
- D. 支票与商业汇票一样,必须承兑
- A. 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是反映经济业务事项情况的最重要的数据
- B. 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如随意更改,容易导致舞弊,不利于确保原始凭证的质量
- C. 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只能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重新开具
- D. 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义务,不得拒绝
- A.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 B. 如所属单位负责人与办理交接手续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有矛盾,交接时需要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
- C. 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 D. 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
- A. 李某对3张更改的发票予以报销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 B. 李某对3张更改的发票予以报销的做法符合规定
- C. 李某应对发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核
- D. 李某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拒收,不予报销
- A. 张某已办理交接手续,且接替者李某在交接时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故此理由可以理解
- B. 张某应该对工作期间的资料存在的问题承担法律责任
- C. 会计资料移交后,发现的一切问题由接管人员负责
- D. 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 A. 应该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 B. 财务科的一名会计可以负责监交,只要有签字就可以
- C. 李某发现存在“白条顶库”问题,应由李某上岗后负责查清处理
- D. 李某发现存在“白条顶库”问题,应由张某负责查清处理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存款信息保密
- B. 自主选择银行
- C. 一个基本账户
- D. 守法合规
- A. 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不再属于会计岗位
- B. 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管理会计档案的工作属于会计岗位
- C. 医院门诊收费员、住院处收费员、商场收银员所从事的工作,均不属于会计岗位
- D. 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工作也不属于会计岗位
- A. 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 B. 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 C. 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的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 D. 某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一直质优价廉、讲究信誉的
- A. 持证人员受到相关表彰和奖励
- B. 持证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被处罚
- C. 持证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丢失
- D. 持证人员获取新的学历或学位
- A. 企业
- B.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 C. 个体工商户
- D. 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 A. 税收优先于有担保的债权
- B. 税收优先于无担保的债权
- C. 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
- D. 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 A. 单位规模的大小
- B. 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 C. 经营管理的要求
- D. 上级部门的要求
- A.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
- B. 廉洁自律、奉献社会
- C. 信以处事、信以待人
- D. 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 A.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 B. 政府会计监督的主体是政府各有关部门,但不包括相关证券部门和保险部门
- C. 社会会计监督的主体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 D. 代理记账机构也属于社会会计监督的主体之一
- A. 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2个月
- B. 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
- C. 银行汇票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的,银行不予受理
- D. 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 A. 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食堂
- B. 外国驻华机构
- C. 企业法人内部实行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
- D. 个体工商户
- A. 预收货款
- B. 赊销
- C. 分期收款
- D. 委托银行收款
- A. 车船使用税
- B. 车船税
- C. 屠宰税
- D. 筵席税
- A. 熟悉准则,提高会计人员遵守准则的能力
- B. 遵循准则,提高会计人员执行准则的能力
- C. 坚持准则,提高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的能力
- D. 学习准则,提高会计人员正确核算的能力
- A. 责令限期改正
- B. 通报
- C. 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D. 罚款
- A. 政府采购法
- B. 政府采购部门规章
- C. 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
- D. 政府采购地方政府规章
- A. 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 B. 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C. 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 D. 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解释
- A. 大额现金支取登记表格在填写时应当包括支取时间、单位、金额、用途等内容
- B. 开户银行应建立台账,实行逐笔登记
- C. 开户银行建立的台账应于季后10日内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当地支行备案
- D. 开户银行对本行签发的超过大额现金标准、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视同大额现金支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 A. 小规模纳税人
- B. 一般纳税人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C. 营业税纳税人
- D. 一般纳税人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A. 社区委员会
- B. 企业法人
- C. 民办非法人企业
- D. 单位设立的非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
- A.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体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求
- B. 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 C. 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 D.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的对账工作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 A. 中央政府分享90%,地方政府分享10%
- B. 中央政府分享85%,地方政府分享15%
- C. 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
- D. 中央政府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40%
- A. 违法人员住所地
- B. 违法行为发生地
- C. 法律规定地
- D. 上级机关指定地
- A. 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后10年
- B. 银行结算账户变更后10年
- C. 银行结算账户撤销后10年
- D. 无限期
- A. 财政部
- B. 国家档案局
- C.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
- D. 国务院
- A. 财力保证
- B. 调节制约
- C. 反映监督
- D. 节能高效
- A. 诚实守信
- B. 坚持准则
- C. 客观公正
- D. 廉洁自律
- A. 1%
- B. 2%
- C. 3%
- D. 5%
- A. 5
- B. 2
- C. 3
- D. 4
- A. 1年
- B. 3年
- C. 5年
- D. 无期限
- A. 0元和20元
- B. 0元和40元
- C. 20元和40元
-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A. 现金支票与转账支票丧失后均可挂失止付
- B. 现金支票与转账支票丧失后均不得挂失止付
- C. 转账支票丧失后可以挂失止付,现金支票丧失后不得挂失止付
- D. 现金支票丧失后可以挂失止付,转账支票丧失后不得挂失止付
- A. 自我教育委员会
- B. 行业自律委员会
- C. 惩戒委员会
- D. 职业道德委员会
- A. 托儿补助费
- B. 年终加薪
- C. 独生子女补贴
- D. 差旅费津贴
- A. 起征点
- B. 免征额
- C. 税率式减免
- D. 税额式减免
- A. 各级人民政府
- B.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部门
- D. 各级人民政府税务部门
- A. 针对性
- B. 适应性
- C. 灵活性
- D. 普遍性
- A. 10
- B. 15
- C. 30
- D. 60
- A. 单位负责人
- B. 会计机构负责人
- C. 总会计师
- D. 集体
- A. 记账与审批
- B. 出纳与现金保管
- C. 财物保管与记账
- D. 记账与财物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