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 B. 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 C. 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D. 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 A. 王某的建议是正确的,应该节约时间用于财务处理
- B. 王某的建议违背了提高技能的职业道德规范
- C. 王某的建议违背了参与管理的职业道德规范
- D. 王某的建议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 A. 所在单位的内部处罚
- B. 社会舆论的谴责
- C. 财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 D. 会计职业组织的惩戒
- A. 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 B. 一般地,企业所得税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预缴,自年度终了之日起6个月内核算清缴
- C. 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 D. 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 A. 出纳小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公私不分
- B. 会计孙某的没有妥善保管由自己负责保管的印鉴
- C. 会计孙某不应隐瞒出纳小杨的行为
- D. 孙某的行为没有不妥之处
- A. 廉洁自律
- B. 提高技能
- C. 爱岗敬业
- D. 参与管理
- A. 5
- B. 6
- C. 7
- D. 8
- A. 1.25
- B. 2
- C. 1.5
- D. 2.5
- A. 20
- B. 30
- C. 140
- D. 50
- A. 该商店在违法经营
- B. 该商店有营业执照,所以是合法经营,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补办就可以
- C. 该商店还不构成纳税人的资格
- D. 该商店必须办理税务登记,这是该商店的义务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销售货物的收入
- B. 提供劳务的收入
- C. 转让财产的收入
- D. 接受捐赠的收入
- A.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B. 做假账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C.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D. 与会计职务有关的挪用公款而构成犯罪的行为
- A. 记过
- B. 降级
- C. 撤职
- D. 开除
- A. 业务招待费
- B. 广告费
- C. 业务宣传费
- D. 公益性捐赠
- A. 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 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
- C. 票据的出票日期可以使用小写填写
- D. 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字
- A. 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 B.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签发空头支票
- C. 普通支票既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D.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7日
- A. 全面熟悉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 B. 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 C. 代替领导决策
- D. 积极参与管理
- A. 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 B. 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
- C. 移交人员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 D. 会计机构负责人移交时,应将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
- A. 支票的基本当事人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 B. 出票人即是存款人,它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 C. 付款人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 D. 持票人是票面上填明的收款人,不可以是经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
- A.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机制
- B. 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
- C. 对会计人员的表彰奖励
- D.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评价
- A. 纳税咨询
- B. 开立银行账户
- C. 领购发票
- D. 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 A. 背书人的签章
- B. 背书用途
- C. 背书人的名称
- D. 背书日期
- A. 会计部门规章
- B. 会计行政法规
- C.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D. 会计规范性文件
- A. 个人
- B. 农村信用合作社
- C. 银行
- D. 个体工商户
- A. 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 B. 采购范围、采购方式的执行情况
- C. 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 D. 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 A. 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B. 财政专户
- C.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账户
- D. 特设账户
- A.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 劳务报酬所得
- C. 财产租赁所得
- D. 财产转让所得
- A.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 B.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实际收到货款的当天
- C. 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 D.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的,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货物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 A. 会计理论与实务
- B. 财务管理
- C. 会计法规制度
- D.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 A.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 B.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 C.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 D.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 A. 5%
- B. 1 000元
- C. 5%但不低于1 000元
- D. 1 500元
- A. 接洽商谈业务
- B. 交易双方协商一致
- C. 缴纳税款
- D. 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
- A. 非专利技术
- B. 专利
- C. 商标
- D. 商誉
- 54
-
行政处分的对象是( )。
- A. 法人
- B. 公民
- C. 国家工作人员
- D. 其他组织
- A. 变通处理
- B. 做好解释
- C. 应当拒绝
- D. 不予理睬
- A. 查账征收
- B. 查定征收
- C. 定期定额征收
- D. 查验征收
- A. 销售方收到第一笔货款的当天
- B. 销售方收到剩余货款的当天
- C. 销售方发出货物的当天
- D. 购买方收到货物的当天
- A. 40
- B. 35
- C. 34.19
- D. 29.91
- A. 2 000元以下
- B. 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 3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 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 实践性
- B. 职业性
- C. 继承性
- D. 强制性
- A. 进口固定资产设备的企业
- B. 销售商品房的公司
- C. 零售货物的个体经营者
- D. 生产销售家用电器的公司
- A. 会计机构中的主管会计
- B. 会计机构中的主办会计
- C. 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
- D. 在未设总会计师职位的单位中,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C. 《企业会计制度》
- D.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A. 税收法律
- B. 税收规章
- C. 税收法规
- D. 税收暂行规定
- A. 爱岗敬业
- B. 诚实守信
- C. 办事公道
- D. 服务群众
- A. 诚实守信
- B. 廉洁自律
- C. 客观公正
- D. 坚持准则
- A. 增值税
- B. 契税
- C. 资源税
- D. 印花税
- A.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一律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 中文大写数字写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须写“整”或“正”字
- C. 中文大写数字金额前应标明“人民币”
- D.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 A. 1个月
- B. 2个月
- C. 3个月
- D. 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