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先向G公司支付9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9万元
- B.应先向G公司支付18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18万元
- C.应先向G公司支付9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8万元
- D.应先向G公司支付18万元,然后再向E公司要求支付9万元
- A.5
- B.9
- C.10
- D.18
- A.5
- B.9
- C.10
- D.18
- A.5
- B.9
- C.10
- D.18
- A.出纳人员
- B.会计档案保管人员
- C.会计主管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A公司
- B.C公司
- C.D公司
- D.G公司
- A.财政部门及负责人
- B.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 C.单位负责人
- D.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工作人员
- A.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D.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B.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对该企业负责人,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D.恢复会计工作人员郑某的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 A.《会计法》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规定
- B.《会计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任职资格的规定
- C.《会计法》对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该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规定
- D.《会计法》关于税务管理的规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10
- B.15
- C.25
- D.30
- A.国家机关
- B.社会团体
- C.企业
- D.事业单位
- A.玖月贰拾日
- B.零玖月零贰拾日
- C.零玖月贰拾日
- D.玖月零贰拾日
- A.会计报表
- B.附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情况说明书.
- A.应当及时提供会计报告
- B.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完整
- C.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会计报告,其编制的基础、依据、原则和方法应该因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 D.会计报告应当依次编订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
- A.10%
- B.15%
- C.20%
- D.25%
- A.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
- B.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 C.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45日内
- D.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60日内
- A.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 B.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
- C.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
- D.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 A.总账
- B.明细账
- C.日记账
- D.其他辅助性账簿
- A.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
- B.义务主体
- C.税收法律事实
- D.税收法律关系内容
- A.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B.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尚不构成犯罪的,可由该单位会计机构吊销其中会计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汽车销售公司销售小轿车
- B.金银饰品厂批发自产的金银首饰
- C.日化公司销售自产的化妆品
- D.烟草公司销售自产的烟丝
- A.单位无偿赠送不动产
- B.以无形资产投资人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风险的
- C.个人无偿赠送不动产
- D.以不动产投资人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风险的
- A.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 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 A.不征收增值税,并且外购钢件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 B.该行为属于视同销售的行为,应该计算销项税,可以抵扣外购钢件的进项税
- C.应视为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
- D.该行为属于视同销售的行为,应该计算销项税,但不得抵扣外购钢件的进项税
-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解散、撤销
- B.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住所、经营地点变动
- C.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D.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破产
- A.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 B.向大型商场销售产品
- C.自产商品用于对外投资
- D.生产的产品直接报关出口
- A.有应税收入的
- B.有应税行为的
- C.有应税财产的
- D.扣缴义务人发生扣缴义务的
- A.税种
- B.计税依据
- C.税款所属期限
- D.适用税率
- A.偶然所得按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B.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50%
- C.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 D.对个人出租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按10%计征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利润分配表
- A.填制原始凭证
- B.填制记账凭证
- C.登记账簿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20
- B.30
- C.60
- D.90
- A.无需办理档案调转和重新注册登记手续
- B.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新单位所在地会计从业管理部门更换新证
- C.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90日内,到新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
- D.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60日内,到新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
- A.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 B.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C.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D.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 A.调节功能
- B.教育功能
- C.认识功能
- D.监督功能
- A.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 B.可自行拆本使用发票
- C.发票开具时限和地点应符合规定
- D.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的使用范围
- A.查账征收
- B.查验征收
- C.代扣代缴
- D.委托代征
- A.同一作品再版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 B.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的收入,以每次连载的收人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C.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人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D.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A.1
- B.5
- C.10
- D.20
- A.定额税率
- B.比例税率
- C.全额累进税率
- D.超率累进税率
- A.误餐补助
- B.劳动分红
- C.独生子女补贴
- D.托儿补助费
- A.商业汇票自到期日起1个月内提示付款
- B.银行汇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C.银行本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付款
- D.支票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空头支票
- A.购货人
- B.销货人
- C.出票银行
- D.开户单位
- A.教育性
- B.特殊性
- C.强制性
- D.实践性
- A.零基预算
- B.增量预算
- C.定期预算
- D.滚动预算
- A.生产应税消费品
- B.销售货物
- C.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 D.进口货物
- A.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请,经税务机关限期申报仍不申报纳税的
- B.纳税人抗税的
- C.纳税人转移应纳税收入且拒不提供担保的
- D.纳税人转移应税收入的
- A.2
- B.3
- C.5
-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