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 B.一般地,企业所得税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预缴,自年度终了之日起6个月内核算清缴
- C.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 D.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 A.1.25
- B.2
- C.1.5
- D.2.5
- A.5
- B.6
- C.7
- D.8
- A.20
- B.30
- C.40
- D.50
- A.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该商店不是合法经营
- B.该商店有营业执照,所以是合法经营,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补办就可以
- C.该商店还不构成纳税人的资格
- D.该商店必须办理税务登记,这是该商店的义务
- A.伪造原始凭证
- B.伪造记账凭证
- C.变造原始凭证
- D.变造记账凭证
- A.现金日记账的登记
- B.会计档案的保管
-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 D.稽核
- A.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
- B.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
- C.收回借款时,应退还借据副本
- D.收回借款时,应退还原借款收据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更正为正确金额,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 B.退回发票,由对方单位改正后加盖其财务专用章
- C.退回发票,由对方单位重新开具
- D.不得在发票上更正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开证
- B.凭单收款
- C.第一付款责任
- D.有取得担保的权利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支票
- D.发票
- A.偷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
- B.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 C.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
- D.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20%以上的
- A.付款人可在承付期内提前向银行表示承付
- B.托收凭证未注明验货付款,经付款人提出合同证明是验货付款的,银行可按验货付款处理
- C.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
- D.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
- A.恢复原有名誉
- B.恢复原来职位
- C.给予经济补偿
- D.恢复原来级别
- A.税收法律
- B.地方性税收法规
- C.部门规章
- D.地方规章
- A.运输条款
- B.开证行保证文句
- C.货物描述
- D.单据条款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1
- B.2
- C.3
- D.5
- A.信用证
- B.汇兑
- C.票据
- D.托收承付
- A.行业自律
- B.单位自律
- C.个人自律
- D.部门自律
- A.本单位会计人员贪污
- B.本单位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 C.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 D.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 A.真实性
- B.公正性
- C.忠诚性
- D.正义感
- A.单位内部监督
- B.国家监督
- C.社会监督
- D.职工代表会监督
- A.占有
- B.使用
- C.收益
- D.处分
- A.从事会计丁作的人员持证并注册情况
- B.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
- C.持证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 D.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 A.因病或因故不能工作超过3个月
- B.单位撤销、合并或分立
- C.撤销会计职务
- D.休探亲假
- A.同行业评价
- B.本单位内部评价
- C.用户评价
- D.社会公众评价
- A.道德标准
- B.思想意识
- C.道德行为
- D.道德品质
- A.开业登记
- B.停业登记
- C.注册登记
- D.变更登记
- A.经济发展水平
- B.会计的职能作用
- C.会计职业关系
- D.会计职业规范
- A.查定征收
- B.查验征收
- C.自报核缴方式
- D.定期定额征收
- A.检查企业账簿
- B.核定应纳税款
- C.为纳税人保密
- D.追征纳税人偷逃税款
- A.3
- B.5
- C.15
- D.25
- A.因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B.商品交易且采用发货制取得的款项
- C.因代销商品而发生的款项
- D.因运送商品而发生的款项
- A.出纳员登记现金日记账
- B.出纳员管理现金
- C.出纳员每日盘点现金
- D.出纳员负责稽核
- A.1000
- B.2000
- C.3000
- D.5000
-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颁发证书的书面决定
-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不能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作出准予颁发证书决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证书
-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作出不予颁发证书决定的,应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 A.会计事项的经办人员和审批人员可由一人兼任
- B.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的审批人员可由一人兼任
-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 D.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可由一人兼任
- A.实质重于形式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及时性
- A.7
- B.5
- C.10
- D.30
- A.在中文和民族文字中任选一种
- B,使用中文,也可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 C.只能使用民族文字
- D.只能使用中文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各级财政部门
- C.各上级主管部门
-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A.原始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记账凭证
- D.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 A.接受委托进行会计核算
- B.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 C.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 D.接受委托进行社会审计
- A.3000—50000
- B.3000—100000
- C.5000—50000
- D.5000—100000
- A.主体
- B.客体
- C.内容
- D.范围
- A.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实际需要决定
- B.提出设置方案,报税务部门批准
- C.提出设置方案,报财政部门批准
- D.提出设置方案,报审计部门批准
- A.地方性会计法规
- B.地方性经济法规
- C.地方性政策法规
- D.地方性法律法规
- A.总账
-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C.年度财务报告
-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