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 B.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报告
- C.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 D.委托人委托的相关经济业务
- A.正确
- B.错误
- A.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
- B.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 C.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
- D.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
- A.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履行职责
- B.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富有保密义务
- C.对委托人示意要求作出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应当拒绝
-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 A.稽核
- B.会计档案管理
- C.收入、支出、费用账目的登记
- D.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 A.稽核
- B.统计
- C.工资核算
- D.出纳
- A.《金银管理条例》
- B.《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 C.《储蓄管理条例》
- D.《外汇管理条例》
- A.《支付结算办法》
- B.《证券法》
- C.《银行法》
- D.《票据法》
- A.产品积压削价损失
- B.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定额损耗
- C.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定额内报废损失
- D.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 A.《商业银行法》
- B.《票据法》
- C.《支付结算办法》
- D.《保险法》
- A.《中国人民银行法》
- B.《商业银行法》
- C.《储蓄管理条例》
- D.《保险法》
- A.吸收公众存款
- B.按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 C.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 D.发行人民币
- A.不当的会计处理
- B.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
- C.不符合法律、法规
- D.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A.汇款回单是该笔汇款已转入收款人账户的证明
- B.汇款人可以对汇款人尚未汇出的款项申请撤销
- C.汇款人也可以对汇款人已经汇出的款项申请退汇
- D.对在汇入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由汇款人与收款人自行联系退汇
- A.透支期限在15日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
- B.透支期限超过15日,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
- C.透支期限超过30日,按日息万分之十五计算
- D.透支利息不分段计算
- 45
-
信用卡销户时,( )。
- A.单位卡账户余额转入基本存款账户
- B.单位卡账户余额也可由单位提取现金
- C.单位卡账户余额也可转入一般存款账户
- D.发卡银行应当收回信用卡,有效信用卡无法收回的,应当将其止付
- A.《中国人民银行法》
- B.《商业银行法》
- C.《保险法》
- D.《外汇管理条例》
- A.支票
- B.信用证
- C.汇票
- D.本票
- A.汇兑
- B.托收承付
- C.委托收款
- D.信用证
- A.票据
- B.汇兑
- C.委托收款
- D.托收承付
- A.金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B.金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 C.普通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D.普通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 A.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B.确定的金额
- C.收款人名称
- D.汇款人名称
- A.企业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
- B.购买原材料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支出
- C.建造的因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利息支出
- D.购置无形资产期间的利息支出
- A.应解汇款
- B.一般存款
- C.临时存款
- D.专用存款
- A.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的情况
- B.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情况
- C.会计人员受到奖励的情况
- D.会计人员受到惩处的情况
- A.责令限期改正
- B.罚款
- C.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D.行政处分
- A.向人民法院起诉
- B.采取《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
-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D.请求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 A.现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应该分离
- B.单位现金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
- C.定期和不定期盘点现金
- D.建立对现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
- A.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B.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制定执行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
- C.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有特殊要示的行业制定实施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报财政部备案
- D.解放军总后勤部制定军队实施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财政部备案
- A.“重办托收理由书”
- B.购销合同
- C.退回的原托收凭证及交易单证
- D.有关证据
- A.未签订购销合同的款项
- B.验单付款,发现所列货物品种与合同不符
- C.货款已支付的款项
- D.无足够资金支付的款项
- A.1000
- B.750
- C.500
- D.300
- A.2000元以上
- B.2000元以下
- C.3000元以上
- D.3000以下
- 63
-
贴现的期限为( )。
- A.从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
- B.从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
- C.从出票日起至贴现之日止
- D.从承兑之日起至贴现之日止
- A.营业执照正本
- B.营业执照副本
- C.登记证书
- D.主管部门的批文
- A.5年内
- B.10年内
- C.15年内
- D.终身
- A.出票人所在地
- B.持票人所在地
- C.承兑人所在地
- D.收款人所在地
- A.5
- B.10
- C.3
- D.7
- A.2个月
- B.1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10万元
- B.5万元
- C.100万元
- D.50万元
- A.会计记账符号
- B.会计记录文字
- C.会计处理方法
- D.会计核算原则
- A.责令王某提供纳税担保
- 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查封王某提诉讼
- D.扣押王某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 A.无条件执行该决定
- B.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 C.看其他机关是否执行,再决定自己是否执行
- D.先执行,再向上级机关报告
- A.见票后3日内
- B.见票当日
- C.见票后两日内
- D.见票后10日内
- A.由本单位经手人员盖章更正
- B.由会计人员盖章更正
- C.由供电公司盖章更正
- D.退回供电公司重新开票
- A.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
- B.编制虚假的会计账簿
- C.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编制虚假的数字
- A.2%
- B.5%
- C.10%
- D.3%
- 77
-
出票人可以签发( )。
- A.空头支票
- B.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支票
- C.使用支付密码地区、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
- D.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支票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临时存款账户
- D.专用存款户
- A.使用对象
- B.信誉等级
- C.使用程序
- D.透支额
- A.1000元
- B.5000元
- C.500元
- D.10000元
- A.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 B.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 C.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指南
- D.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 A.存根联和发票联
- B.发票联和记账联
- C.记账联和抵扣联
- D.发票联和抵扣联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1个月
- B.3个月
- C.10日
- D.3日
- A.小规模纳税人
- B.一般纳税人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C.营业税纳税人
- D.一般纳税人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A.承兑人
- B.出票人
- C.保证人
- D.背书人
- A.3
- B.5
- C.7
- D.10
- A.参与管理
- B.诚实守信
- C.爱岗敬业
- D.提高技能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专门用于结算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使用的一种发票
- B.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
- C.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 D.一般纳税人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 A.出票日期
- B.收款人名称
- C.票据金额
- D.用途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划线支票
- A.行政处分
- B.行政处罚
- C.民事责任
- D.刑事处罚
- A.2005年1月
- B.2005年3月
- C.2005年5月
- D.2005年7月
- A.5日
- B.10日
- C.15日
- D.1个月
- A.对财务收支的监督
- B.对财产物资的监督
- C.对经济合同的监督
- D.对有关款项的监督
-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离家出走
- B.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撤销
- C.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D.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破产
- A.经办人员更正
- B.会计人员更正
- C.原开具单位更正
- D.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月度终了
- B.季度终了
- C.年度终了
- D.半年度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