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 B.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
- C.符合一定职业要求的
- D.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
- A.会计人员自身必须廉洁
- B.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C.具有一定的他律性
- D.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 A.单位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
- B.工资的支取
- C.粮、棉、油收购资金
- D.现金的支取
- A.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 B.单位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个人银行结算帐户
- 26
-
会计期间分为( )。
- A.年度
- B.半年度
- C.月度
- D.季度
-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 B.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
- C.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
- D.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 A.会计法律
- B.会计行政法规
- 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D.地方性会计法规
- 29
-
会计资料主要包括( )。
- A.原始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记账凭证
- A.《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B.《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C.《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D.《企业会计制度》
- A.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实际需要决定
- B.各单位提出设置方案,报税务部门批准
- C.各单位提出设置方案,报财政部门批准
- D.各单位提出设置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批准
- A.社会意识
- B.劳动关系
- C.社会关系
- D.利益关系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国务院
- C.国务院财政部门
- D.省级或省级以下财政部门
- A.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的行为,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
- B.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不受限制和约束
- C.不履行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 D.在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不能实现的时候,可依法请求国家有关权力机关给予强制力保护
- A.物
- B.经济行为
- C.名称
- D.智力成果
- A.朋友关系
- B.同学关系
- C.近姻亲关系
- D.同乡关系
- A.出票后定期付款
- B.见票后定期付款
- C.定日付款
- D.见票即付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A.缴销税务登记证
- B.缴销营业执照
- C.结清税款滞纳金
- D.缴销发票
- A.坚持准则
- B.提高技能
- C.参与管理
- D.廉洁自律
- A.张某
- B.王某
- C.钱某
- D.赵某
- A.贰零零伍年贰月拾口
- B.贰零零伍年贰月壹拾日
- C.贰零零伍年零贰月零壹拾日
- D.贰零零伍年贰月壹拾日
- A.责令李某提供纳税担保
- 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查封李某提起诉讼
- D.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 A.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A.开户银行
- B.出票人
- C.承兑银行
- D.付款银行
- A.审计部门
- B.税务部门
- C.财政部门
- D.人民银行
- A.背书人
- B.出票人
- C.被背书人
- D.承兑人
- A.坚持准则
- B.参与管理
- C.诚实守信
- D.客观公正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B.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或相关单位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D.国务院财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