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其它会计资料及其电子存储介质
- A.正确
- B.错误
- A.合法
- B.真实
- C.准确
- D.完整
- A.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
- B.担保、抵押备查簿
- C.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
- D.各种会议备忘录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C.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D.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A.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
- B.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实行分离
- C.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的程序
- D.集体审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日期
- A.司法机关
- B.所在单位
- C.任免机关
- D.行政监察机关
- A.组织编制财务收支计划
- B.拟定资金筹措方案
- C.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做出决策
- D.审批本单位的工资、奖金方案
- A.爱岗敬业
- B.坚持原则
- C.参与管理
- D.奉献社会
- A.要素齐全
- B.数字正确、字迹清晰
- C.不错不漏、不潦草
- D.防止涂改
- A.银行违反规定故意压票
- B.末按规定填写票据或结算凭证
- C.填写票据或结算凭证有误
- D.票据或印章丢失
- 35
-
票据包括( )。
- A.银行汇票
- B.商业汇票
- C.银行本票
- D.支票
- A.划线支票
- B.现金支票
- C.转账支票
- D.普通支票
- A.似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 B.用涂改的手段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 C.用挖补的手段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 D.歪曲事实真相、篡改事实的行为
- A.开业(设立)登记
- B.变更登记、注销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 A.事业单位的收费凭证
- B.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存贷、汇兑、转账凭证、保险凭证
- C.国有邮政、电信企业的邮票、邮单、话务、电报收据
- D.国有铁路、国有航空企业和交通部门、国有公路、水上运输企业的客票、货票
- A.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 B.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 C.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 D.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 A.职业性
- B.实践性
- C.继承性
- D.规范性
- A.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 B.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 C.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 D.国家机关
- A.端正态度
- B.依法办事
- C.不偏不倚
- D.保持独立性
- A.货币资金
- B.工程质量
- C.销售与收款
- D.成本费用
- A.形势教育
- B.品德教育
- C.法制教育
- D.自我教育
- A.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 B.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禁止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 D.禁止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A.采用暴力、威胁方式拒绝缴税的
- B.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
- C.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的
- D.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的
- A.零星分散的高税率产品
- B.零星分散不易控制的产品
- C.税收网络覆盖不到或很难控制的领域
- D.生产不固定、账册不健全的单位
- A.县级以上税务局局长
- B.省级税务局局长
- C.所在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 D.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 A.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 B.会计记录文字只使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账本位币同时使用人民币和美元
- C.记账凭证的编号从每季开始起编,账簿设置内外两套账
- D.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财政部门
- C.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
- D.全体单位和个人
- A.背书人
- B.出票人
- C.收款人
- D.付款人
- A.电话号码
- B.身份证
- C.支票存根
- D.预留银行签章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临时存款账户
- D.专用存款账户
- A.董事长
- B.总经理
- C.总会计师
- D.业务主管部门分管领导
- A.总会计师
- B.单位负责人
- C.会计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B.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 D.具有会计专业职务
- 59
-
《会计法》于( )施行。
- A.2001年1月1日
- B.1985年5月1日
- C.2005年3月1日
- D.2003年12月1日
- A.只能使用中文
- B.只能使用外文
- C.使用中文,同时可选择一种外文
- D.在中文和外文中选择一种
- A.转账支票,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B.现金支票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C.普通支票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D.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可以背书转让
- A.经办人更正
- B.会计人员更正
- C.原开具单位更正
- D.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 D.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 A.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 B.企业会计工作规范
- C.各地方相关法规
- D.各项具体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