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向委托单位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意见
- B.利用专业知识向委托单位提出偷税的建议
- C.在委托单位举办财会知识培训班宣讲会计法律制度,帮助树立依法理财观念
- D.为帮助委托单位负责人完成业绩考核任务,提出将固定资产折旧和银行借款利息挂账处理的建议
- A.强烈的服务意识
- B.文明的服务态度
- C.优良的服务质量
- D.明确的服务承诺
- A.会计准则
- B.会计法律
- C.会计行政法规
- D.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
- A.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
- B.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完全相同
- C.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廉洁自律是单位会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都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 D.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要求各具特点,应当分别对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规定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
- A.时限
- B.顺序
- C.逐栏
- D.全部联次一次性
- A.预收贷款
- B.托收承付
- C.委托银行收款
- D.分期付款
- A.甲公司代其子公司开具了,一张价值20000万元的增值税发票
- B.乙公司将其未用完的增值税发票转让给丙公司
- C.丙公司将闲置的发票本出借给丁公司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 D.丁公司将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保存6年后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予以销毁
- A.会计核算不健全
- B.私自印制专用发票,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者
- C.销售的货物全部属于免税项目者
- D.纳税人当月购买专用发票而未申报纳税的,不得向其发售专用发票
- A.未记载付款地的支票
- B.未记载金额的支票
- C.空头支票
- D.与预留签章不符的支票
- A.钟山公司有权要求明星公司付款
- B.钟山公司可以向凯旋公司要求付款
- C.钟山公司可以向兰林公司要求付款
- D.兰林公司代为履行票据付款义务后,有权向凯旋公司迫偿
- A.现金支票
- B.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
- C.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 D.未授权补记金额的支票
- A.金额
- B.出票或签发日期
- C.收款人名称
- D.签章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 B.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
- C.个人在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个人本名的签名或盖章
- D.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生效的重要条件,也是票据行为表现形式中必须记载的事项
- A.大、中型国有企业
- B.大、中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
- C.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D.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A.会计法
- B.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C.税收征收管理法
- D.公司法
- A.明细账
- B.季度会计报告
- C.单位制度
-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A.名誉受到损害要恢复名誉
- B.被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的应恢复原有职位
- C.被撤职的应当恢复其原有职务
- D.被降级的应当恢复其原有的级别
- A.罚款
- B.警告
- C.吊销税务登记证
-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参与管理
- B.廉洁自律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A.爱岗敬业
- B.诚实守信
- C.坚持准则
- D.客观公正
- A.会计工作
- B.会计活动
- C.会计人员
- D.会计职业
- A.诚实守信
- B.爱岗敬业
- C.服务群众
- D.奉献社会
- A.诚实守信
- B.爱岗敬业
- C.服务群众
- D.奉献社会
- A.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 B.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 C.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 D.对会计职务犯罪加以惩处
- A.强制性
- B.自律性
- C.他律性
- D.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人员向计算机专家学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方法
- C.会计主管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财务分析和政策水平
- A.相互联系的
- B.彼此排斥的
- C.相互制约的
- D.完全等同的
- A.税务所
- B.省级国税局
- C.省级地税局
- D.国家税务总局
- A.继承性
- B.强制性
- C.社会性
- D.自律性
- A.3年
- B.5年
- C.1年
- D.10年
- A.5000元
- B.2000元以下
- C.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 D.10000元以上
- A.真实性
- B.统一性
- C.完整性
- D.时效性
- A.代扣代缴
- B.查定征收
- C.代收代缴
- D.核定征收
- A.30日
- B.15日
- C.60日
- D.45日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查定征收方式
- B.查验征收方式
- C.委托代征方式
- D.定期定额征收方式
- A.代收代缴
- B.代扣代缴
- C.委托代征
- D.自报核缴
- A.查定征收
- B.查账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叁月贰拾日
- B.零叁月零贰拾日
- C.零叁月贰拾日
- D.叁月零贰拾日
- A.银行汇票
- B.商业汇票
- C.银行本票
- D.支票
- A.出票银行
- B.收款人
- C.付款人
- D.收款人或付款人
- A.要式性
- B.元因性
- C.文义性
- D.独立性
- A.银行汇票的申请人
- B.出票银行
- C.代理付款银行
- D.申请人的开户银行
- A.一般存款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一般存款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因迁址但不变更开户银行的
- B.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
- C.单位法定代表人被撤销
- D.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
- A.存款人变更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的,应予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变更申请,并出具相关证明
- B.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时,应于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相关证明
- C.存款人因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
- D.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 A.英文
- B.中文
- C.各民族文字
- D.盲文
- A.30
- B.20
- C.5
- D.10
- A.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金
- B.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 D.5000元以上100000以下的罚款
- A.各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化
- B.确有必要的,可以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 C.会计处理方法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变更
- D.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和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D.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 B.企业会计工作规范
- C.各地方相关法规
- D.各项具体会计相关法则
-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只使用某种少数民族文字
- B.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只使用某种外国文字
- C.会计记录文字必须使用中文,不得单独或同时使用某种少数民族文字
- D.会计记录文字应当使用中文,但根据需要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
- A.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应当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一致
- B.构成会计资料的各项要素必须齐全,必须如实、全面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情况
- C.会计资料所反映的结果,应当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结果相一致
- D.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结果相一致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 D.合法行为
- A.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 B.虚构的经济业务事项
- C.以为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 D.拟定的经济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