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移交人员完成移交工作后,对会计资料不再负责任
- B.接交人员完成移交工作后,对会计资料负全部责任
- C.对移交前由移交人经办的会计工作,若会计资料存在问题应由其负责
- D.对移交前由移交人经办的会计工作,若会计资料存在问题,如事后没有发现的,应由接交人负责
- A.刘某不可以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因为刘某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刘某不可以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因为刘某没有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
- C.根据会计岗位定期轮岗的要求,刘某可以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
- D.根据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刘某不可以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
-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B.2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拘役
- C.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D.5年以下有期徒刑
- A.恢复王某的原有级别
- B.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C.恢复王某的原有职位
- D.赔偿精神损失费
- A.5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甲企业的货款
- B.欠缴的税款
- C.银行贷款
- D.乙公司欠款
- A.追缴丽晶公司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B.追缴丽晶公司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追缴丽晶公司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30%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 D.追缴丽晶公司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A.3月16日
- B.3月17日
- C.3月18日
- D.3月19日
- A.500
- B.600
- C.5 000
- D.6 000
- A.张某有权撤销总会计师C的职务
- B.张某只有提名撤销的权力,无权直接撤销总会计师C的职务
- C.张某是厂长,可以决定该厂今后不再设置总会计师的职位
- D.只有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全部同意才能不再设置总会计师的职位
- A.丽晶公司在纳税期间没有应纳税款,不需办理纳税申报
- B.丽晶公司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免税期间不需办理纳税申报
- C.丽晶公司应当办理纳税申报,逾期未办理,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处以3 000元以下的罚款
- D.丽晶公司应当办理纳税申报,逾期未办理,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处以2 000元以下的罚款
- A.甲企业的行为符合规定,原始凭证原则上不能外借
- B.甲企业的行为不符合规定,原始凭证是不能复印提供给其他单位的
- C.甲企业的行为不符合规定,应该直接把原始凭证交给丙企业
- D.甲企业的行为符合规定,且办理登记手续时需要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或盖章
- A.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 B.销毁两张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的做法错误,但由总会计师C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单上签署了意见,此做法是符合规定的
- C.关于其他保管期满且已结清的原始凭证可以销毁
- D.单位负责人需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正确
- 错误
- A.B不能担任甲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 B.B可以担任甲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 C.B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应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
- D.B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应由财务总监负责监交
- A.会计人员A的做法是符合规定的
- B.会计人员A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应该在复印件上盖上公章
- C.会计人员A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应该轮换保管
- D.会计人员A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应该开具原始凭证的分割单给乙企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总会计师
- D.记账人员
- 正确
- 错误
- A.真实性
- B.完整性
- C.全面性
- D.连续性
- A.银行本票是否在提示付款期限内
- B.收款人是否确定为本单位或本人
- C.出票人签章是否符合规定
- D.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是否更改
- A.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
- B.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
- C.存款人因向银行借款需要,应出具借款合同
- D.存款人因其他结算需要,应出具有关证明
- 45
-
会计专业职务分为( )。
- A.高级会计师
- B.会计师
- C.助理会计师
- D.会计员
- A.在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 B.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C.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 D.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 A.未按合同规定的到货地址发货的款项
- B.验单付款,发现所列货物品种与合同不符
- C.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
- D.无足够资金支付的款项
- A.纳税人应当在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
- B.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但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化的,税务机关应重新换发税务登记证
- C.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需要向税务机关结算应纳税款、滞纳金等
- D.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发生解散,依法终止纳税义务,首先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随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 A.会计人员调动工作
- B.会计人员离职
- C.会计人员临时离职
- D.会计人员因病不能工作
- A.土地增值税
- B.资源税
- C.车船税
- D.增值税
- A.增值税
- B.资源税
- C.营业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 B.可自行拆本使用发票
- C.发票开具时限和地点应符合规定
- D.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的使用范围
- A.1 000
- B.2 000
- C.3 000
- D.5 000.
- A.总账
- B.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 C.年度财务报告
-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A.无需办理档案调转和重新注册登记手续
- B.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新单位所在地会计从业管理部门更换新证
- C.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90日内,到新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
- D.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60日内,到新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
- A.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B.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 C.只纳营业税的纳税人
- D.法定情形的一般纳税人
- A.身份证
- B.学历证
- C.学位证书
- D.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不泄露秘密
- B.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 C.积极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B.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C.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D.6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金
- A.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1
- B.2
- C.3
- D.5
- A.A公司保存发票原件,并向B公司出具发票复印件作为记账凭证
- B.C公司向B公司出具发票复印件作为记账凭证
- C.A公司保存发票原件,并向B公司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作为记账的依据
- D.A公司记账后将发票交还B公司记账
- A.3 000—50 000
- B.3 000—100 000
- C.5 000—50 000
- D.5 000—100 000
- A.1999年10月31日
- B.2001年12月31日
- C.1999年12月31日
- D.2001年10月31日
- A.3
- B.2
- C.1
- D.5
- A.会计期间
- B.会计区间
- C.会计年度
- D.会计时间
- A.10%
- B.15%
- C.20%
- D.25%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伪造会计账簿
- D.变造会计账簿
- A.开业登记
- B.停业登记
- C.注册登记
- D.变更登记
- A.个人提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10 000元
- B.上半年储蓄存款利息500元
- C.稿酬所得3 000元
- D.房屋租赁所得2 500元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各级财政部门
- C.各上级主管部门
-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A.同一作品再版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 B.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的收入,以每次连载的收入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C.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人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D.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A.检查企业账簿
- B.核定应纳税款
- C.为纳税人保密
- D.追征纳税人偷逃税款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财务处处长
- D.企业分管会计工作的领导
- A.实质重于形式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及时性